以故事化增强内容的吸引力2021年04月 作者:单滨新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这里说的“故事化”,不是指创作文学意义上的故事,而是一种新闻表达的理念;是指借助文字载体,通过内容梳理、结构安排、写作技巧,使受众对报道对象产生兴趣。
美国威廉·E·布隆代尔所著《〈华尔 ...
内容:
这里说的“故事化”,不是指创作文学意义上的故事,而是一种新闻表达的理念;是指借助文字载体,通过内容梳理、结构安排、写作技巧,使受众对报道对象产生兴趣。 美国威廉·E·布隆代尔所著《〈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专门讨论“怎样找到好故事”“好故事如何构思”“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等非虚构类作品写作中的问题,告诉新闻记者要用高品质的报道来吸引受众注意力。 对新闻媒体来说,无论是讲事实、讲形象,还是讲情感、讲道理,都应强化故事化表达的理念,以故事化的形式来呈现,提高“讲故事”的能力,使新闻表达具有故事味,增强新闻内容吸引力。 寻找故事载体,做到报道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命运化。现在的新闻报道中,笼而统之的多,见物不见人的多,这些概念化、抽象化、标签化的报道,很难引起受众共鸣。 事件、人物及事件的发展演化和人物的命运变化,永远是新闻的主体,也必然是新闻报道得以生发、深化的“硬核”和“原点”。无论是报道新思想、新部署、新政策,还是反映新事物、新变化、新成果,都应回归新闻主体,笔端聚焦于受众能够真切感受的人和事。 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 要善于增强故事贴近性,做到“大”故事讲“小” ,“老”故事讲“新” ,“远”故事讲“近”。传播心理学认为,新闻报道的新鲜度高、接近性强,就容易激发受众注意力。因此,在筛选故事载体时,应做到“眼睛往下”,深挖地域资源,观照现实因素,拉近受众心理距离,增强笔下故事的贴近性、亲切感。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