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记者如何写故事:三个环节不可少[2021-01-18] |
XX学员: 你好!微信已阅。 你在微信中说,元月11日刊发的题为《记者写故事与作家写故事,有何异同?》一文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认为是“适时之作”,针对性强,看后有启发。同时还想继续探讨 ... |
涨知识!这些词语你用对了吗?[2021-01-18] |
范敬宜老师是我的老领导。他在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之前,在经济日报当总编辑。在八十年代,曾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外文局局长。 进入九十年代,他还在经济日报工作时,我们就认识了。在他62岁的19 ... |
把稿子写好有“三招”,请试试![2021-01-13] |
增强笔力,就是创新写作样式,用真心真情表达,用真情感染人,用生动的事例打动人,让新闻故事入脑入心。 记者对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要进行深挖掘细雕琢,表现手法要奇巧。 记者要创新表达方 ... |
人物描写千篇一律?你可能观察得还不够![2021-01-13] |
我越是研究新闻写作这门行当,就越是同意这样一个说法:“没有无聊的主题,只有无能的作者。”有句老话虽然表达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你说什么无所谓,怎么说才重要。”实际上,我们目之所及的任何一 ... |
名记者的深厚笔力是如何练成的?[2021-01-12] |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涌现了一批名记者,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志向,在新闻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都具有深厚的笔底功力,写出的文章深刻而生动,推动 ... |
李银河:我的余生在写作中度过[2021-01-10] |
早年(二十多岁时)我问小波对我的文字的看法,他评价还不低,但是他说,你的文字扔在地上还跳不起来。我想这是个中肯的评价。 我的文字的特点用冯唐的话来说是“清通简要”,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 ... |
标题制作,传统媒体可以向新兴媒体学习什么?[2021-01-09] |
同为标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功能作用、表现方式、文本表达、传播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新兴媒体标题虽然脱胎于传统媒体,但不断创新,自成体系,在“吸引力”“眼球效应”“视觉冲击力”等方面, ... |
喻国明:未来传播的生存法则与发展逻辑[2021-01-09] |
我们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所谓传播革命,就是传统发展方式与运作逻辑的中断或终结,新的传播现实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范式与之相匹配。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常常犯的错误大体上有两 ... |
公文写作中的“排比”,你会用吗?[2021-01-08] |
一、关于排比的认识 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提挈语)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的修辞格式。 (一)分类 1.提挈语:排比句中,反复 ... |
改章难于造篇 易字艰于代句[2021-01-07] |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 |
总数:524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 1/525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