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Vlog+新闻”的创新应用与问题反思2021年11月 作者:王平元 来源:传媒评论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渐从简单相加走向深度融合。“Vlog+新闻”正是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创新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尝试。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公共频道自2020年1月起在新闻 ... 内容: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逐渐从简单相加走向深度融合。“Vlog+新闻”正是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创新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尝试。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公共频道自2020年1月起在新闻报道中增设了Vlog内容,创新叙事和传播模式,在两会、疫情防控、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报道中表现亮眼。但另一方面,Vlog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适用性、创新性及传播效果还需要优化实践、深入思考。 1 “Vlog+新闻” 在传统电视中的创新应用 从本质上讲,Vlog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以人物特写的视觉元素呈现的非同步、口语式传播形式”。[1]它原本在网络上有多种风格类型,却不具有显著新闻属性。但随着内容融合步伐不断加快,Vlog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强交互性、广影响力正是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融合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加上传统电视媒体在视频内容生产上保持的优势,“Vlog+新闻”顺势而生。 (一)参与式观察的媒体表达 “一璐Vlog”是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公共频道推出的一档创新融媒体新闻节目。分析“一璐Vlog”一年多来的报道可以发现,无论是疫情防控阶段的舆论引导,还是两会台前幕后的故事,其重点都落在了以第一人称呈现的“体验”上。这种报道形式和参与式观察有异曲同工之妙。 起源于“田野工作”的参与式观察是人类学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注重从特定情境的“局内人”角度出发,将当下某一群体的活动情景和场景作为研究方法的基础,强调开放、灵活、随机应变,要求从具体的人类活动场景中获取资料,涉及建立和维持与所研究群体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运用直接观察法的同时,可以配合运用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如正式访谈、非正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收集。[2]在诸多“Vlog+新闻”中,记者就是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某一场景,与采访对象建立关系,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镜头如实呈现。如在《一璐Vlog:10万只网约口罩如何派送》中,记者先来到浙江震元堂口罩打包现场以“打包员”的身份一边将口罩装袋,一边通过观察、聊天、速度比拼等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口罩预约需求、幕后工作人员工作量等信息。之后,记者又化身为一名“邮政投递员”,一户接一户地将口罩送到市民手中,生动呈现特殊情况下网约配送口罩的各个环节。 可以发现,“Vlog+新闻”所采用的这种体验式报道形式跟参与式观察一样,往往是在没有先人之见的情况下进行的,需要融入其中、深入了解,因此更有利于获取较多场景信息,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同时有助于提高受众参与度,强化受众对内容的理解。 (二)生活化日常的自我呈现 不同于传统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Vlog+新闻”让受众接触到的不是平面单一的信息点,而是具有一定个性的“人”。如央视以“初恋脸”出圈的王冰冰、“小松鼠”康辉,还有新华社被誉为“美女学霸”的张扬,镜头里记者的业务能力、审美水平、语气语态甚至外貌形态都成为“吸粉”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Vlog+新闻”要想有极强的用户黏性,并不只依靠内容,还有赖于记者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美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在1959年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拟剧理论。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活犹如剧场,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时时刻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为控制给他人的印象而进行表演,即印象管理。[3]印象管理被认为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而社会互动是表演的展现过程。在强调互动性的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和记者从相对封闭、严肃的传播角色渐渐转化为开放、互动、个人、即兴的角色,这个转变过程让印象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璐Vlog”是从记者全现场出镜报道演化而来的,一开始记者的个人形象并没有被塑造及展现,但随着互动过程中观众的回应、评论而不断调整,在专栏开设半年后,逐渐形成“大体风趣明快、偶尔咋咋呼呼、有时智慧思辨”的人格属性,报道内容也呈现出独特风格。 不难发现,在“Vlog+新闻”中记者既是多元角色(体验、讲述、记录等)的承担者,同时也具有较大的能动性,而观众对记者或报道的评判,其实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或当前的社会情境,因此“Vlog+新闻”可以利用集体记忆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三)高关注背后的需求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曾经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Vlog+新闻”之所以受用户青睐,正是因为它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Vlog+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用户通过它来获取信息的需求并没有消失,不同的是,“Vlog+新闻”还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差异化内容和传播渠道满足了用户缓解压力需求、社交需求、技能学习需求等。如《一璐Vlog:花开春韵浓 美照拍起来》是一次记者和主持人、专业摄像合作出品的手机拍照教程,满足电视观众提高拍照技术的需求;《一璐Vlog:新冠疫苗接种火热 这些事项您知道吗》则是记者根据观众最关心的问题,以实探形式科普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报道,为观众答疑解惑。 2 “Vlog+新闻”的特征分析 (一)第一视角强化个性叙事 “Vlog+新闻”多采用第一视角。记者进入新闻现场,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故事或转叙所见所闻,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增加。《一璐Vlog:夜以继日的志愿者》讲述的是疫情防控期间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开篇就是记者从单位的电梯里出来,刷过门禁卡,交待时间以及采访任务,这种形式将报道的时间提前,也让观众提前进入到语境中。记者对着镜头口语化讲述亲身经历,营造出“面对面”的交流感。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叙事方式,拍摄Vlog的记者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个性化的“解说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去深入场景、展示事件。比如《一璐Vlog:实体店家的“双11”》,在“双11”当天,记者“反其道而行”走上绍兴解放路,逛遍街上实体店,以明快自然且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态叙述当日见闻。口语化、感性化和具有互动性的表达,亲和力十足,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专业报道与受众的距离感。 (二)后台前置带来在场体验 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表演者以固定的、规范的方式为观众限定情景场所被称为“前台”,而作为私人生活空间的后台是观众不能进入的。但在“Vlog+新闻”中,戈夫曼笔下“前台”与“后台”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合并为一个场所。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公共频道的“两会Vlog”能体现后台前置化,镜头聚焦一份人大建议背后的乡村走访调查、两会各项保障工作、议案审查环节等,将人大代表的房间、没有会议议程的办公场所及正在布置的主席台等作为拍摄地,其目的之一就是以视觉引领观众步入生活化的场景,在强化真实感的同时,也让观众产生一种代入感和在场感。 《一璐Vlog:孙端“阳光”渐次到来》展现的是2020年2月18日刚解除整村隔离的小库村。通过镜头,可以看到记者漫步村庄,阳光灿烂,有晒着的被单、芥菜,有人在河中打捞水草,有人坐在船头钓鱼……“画面+音乐”的组合让观众基于特定的时空,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相应的心理环境氛围——疫情雾霾散去,生活希望不止。 除了情感共鸣,“Vlog+新闻”带来的强烈在场感,也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信息对称,帮助受众加深理解,增强传播效力。 (三)网言网语吸引年轻受众 当前,青年群体聚集在网络交流中,稍年轻的老年人也正在“移民”新媒体。面对该现状,“Vlog+新闻”提供了一种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学说话的路径。 “一璐Vlog”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短”,呈现“碎片化”的新闻叙事趋势。《一璐Vlog:新年第一天 身披霞光勇向前》选取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场景,不具备完整的叙事时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短”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的信息需求。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一璐Vlog”融入了更多网络流行语言,“灵魂拷问”“凑出来的假期”“小仙女”“羊咩咩”等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灵活丰富的字幕成为新闻叙事的辅助表现形式。除此之外,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带动受众情绪。 “Vlog+新闻”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为传统电视新闻的内容创作打开了新空间,画面组合、现场音响、转场特效、贴纸艺术字等,充分调动受众的多种感官体验,实现传播的视、听、思效果。 图片 3 电视媒体中“Vlog+新闻” 的问题反思 (一)内容同质:流水叙事主题模糊 在“一璐Vlog”一年多的创新实践中,部分节目也出现过主题模糊的问题,一些活动类、体验类报道容易出现毫无重点的流水账式记录,相似主题内容同质化严重,很难出新出彩,视频制作有时逻辑性欠缺。 反观央视的“时政Vlog”,例如《谁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被“水龙头”的水质震惊了》《一口气suo完这碗“网红”?别急,先看它是怎么火的》《我和诗人之间的距离就差一个“绿水青山”了!》等,每一期都特色鲜明,围绕一个主题,以多样化的形式、多方位的介绍收获好评无数。由此看来,在“Vlog+新闻”的拍摄中,记者要不断提高解读现场和结构信息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切入正题,预判最有吸引力的内容,并且聚焦细节、寻找亮点,为报道增添趣味性。 (二)泛娱乐化:网感有余深度不足 “Vlog+新闻”融入了诸多网络元素,是传统电视媒体借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的一次融媒尝试。但实践过程中,由于追求“短”和“新”,很难保证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厚度,反而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要让“Vlog+新闻”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其关键还是要深耕内容。研究“康辉Vlog”“李子柒Vlog”等爆款,不难发现,在纷繁复杂的节目外包装之下,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能量的内容才是取胜的关键。记者一方面要适应融媒体时代移动化、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更要坚守主流责任,深耕新闻品质,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主观性强:应用有限弊端初现 从“一璐Vlog”的实践情况来看,“Vlog+新闻”的形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所有类型的电视新闻,像在各种会议、活动中,记者只能以前期准备、精彩花絮或个人体验来进行记录,而这只是对核心新闻事件的补充说明。在一些深度调查中,“Vlog+新闻”更难体现优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记者要充分考虑新闻内容与Vlog形式的匹配性,不能强行套用。 另外,“Vlog+新闻”以第一视角进行个性化叙述有利有弊。第一视角的叙述方式其实隐含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记者本身参与新闻事件或深入场景中,就无法完全保持客观中立,也较难展示事件全貌。因此,如何让“Vlog+新闻”发挥实效,还需继续探索、思考。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