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 力量彰显记者的责任担当2022年11月 作者:吴 旭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江西日报宜春分社主任记者邹海斌,用镜头和笔触,真实地记录社会问题,关切百姓疾苦,关爱留守儿童,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不仅如此,他还热心公益,发起成立了宜春微爱公益,以“微善常举,爱心传递”公益 ...
内容:
江西日报宜春分社主任记者邹海斌,用镜头和笔触,真实地记录社会问题,关切百姓疾苦,关爱留守儿童,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不仅如此,他还热心公益,发起成立了宜春微爱公益,以“微善常举,爱心传递”公益理念,将爱传递到社会大群体中去,让爱成为一个“磁场”,使微小之爱裂变成大爱之举。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党报记者多写几篇稿子就行了,为啥操这份闲心、管这种闲事?可邹海斌不这样认为。他说,这些“闲事”,看似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但做好这些“闲事”,其社会意义不逊于一篇篇报道。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山区采访时发现许多小学生没有《新华字典》,邹海斌坐不住了,在微博上发起了捐献“爱心字典”活动。短短4个月,募集了价值近7万元、共计5700余本《新华字典》。邹海斌发起的“微爱小手套”公益活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为全市3.25万名乡村学童送去了温暖。“微爱小手套”公益活动入选全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项目……4年多来,宜春市微爱公益发展中心已吸引了3000多名志愿者参加各类活动,让爱成为一个“磁场”。 从邹海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使命的社会责任担当。 当今社会不缺好人,不缺正能量,而是缺少发现,缺少发掘和传递,缺少值得信任的正能量表达平台。发现正能量,是记者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党报资深记者,邹海斌扎根基层,用心体会火热的社会实践,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鼓与呼,创作出了许多根植基层的优秀作品。这几年,宜春的很多典型人物、感人事件都是邹海斌率先发掘和报道的。他独家发掘了“夺刀少年”柳艳兵事迹,将谭良才、王茂华、支月英、陈训杨、舒惠东、皮祖强等身边好人推上了“中国好人榜”。 忧愁着人民的忧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党报记者邹海斌的事迹启示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在践行“四力”中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