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新闻意识?2023年05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什么是新闻意识?新闻意识与新闻理论是什么关系?新闻理论中的“新闻价值说”讲了哪些内容?“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是怎么回事?作者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可供参考。 ...
内容:
什么是新闻意识?新闻意识与新闻理论是什么关系?新闻理论中的“新闻价值说”讲了哪些内容?“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是怎么回事?作者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可供参考。 新闻意识是记者对事物的新闻性所具有的敏锐的思维状态,是新闻敏感的基础。说起“新闻意识”这4个字,有人会觉得比较抽象,难以领会。也有人认为新闻这一行,只要干就是了,“新闻无学”,只要多跑多写,本领自然就学到手了。 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认识。我们在进行新闻实践时,必须通过学习新闻理论,树立起强烈的新闻意识,才知道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什么是一般化的新闻。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新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在进行采访、写作,才能真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学习新闻理论的重要性 新闻理论是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观念或原理体系。这些思想观念或理性认识一般包括新闻领域的知识概念、基本原理及推理体系。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规律、新闻报道的本质和特点,它是新闻学的基础,是一门指导性学科。 新闻理论产生于新闻实践,同时又可以指导新闻实践。学了新闻理论,可使新闻工作者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把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建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严格遵守新闻伦理规范,正确处理公共舆论。有了这些新闻意识,就能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比如,近些年十分流行的深度报道,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问题为己任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理论的角度来看,深度报道区别于其他报道的最主要之处,在于它是对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怎样)中的“何因”“怎样”这两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与揭示。深度报道要对事物形成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客观外因、主观内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根本原因一一探究,透视事物的性质意义,启示现在与未来。在这样的理论和意识指导下,采写深度报道就有了目标与方向。 认识新闻价值用于实践 新闻理论中的“新闻价值说”认为,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多需要的功能,构成了新闻的价值。 新闻必须符合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导向性、公开性、趣味性等特征,才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形成社会的舆论效应。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处理新闻素材时应该把握这些特征,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更接近公众的需求。在实践中,遇到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如何应对?此时,我们需要基于理论知识与理性思考能力,准确把握事件的性质、影响和背景等核心信息,进行新闻报道的采写。 认识了新闻中的时效性之后,当遇到有的事件发现晚了,但仍有报道价值,仍想报道,就必须去找新闻“由头”,以巧妙地把事实带出来。例如,有一名地质工作者徒步考察黄河,他从黄河源头出发时,记者并不知情。当考察者走到黄河中下游交界处时,记者才得知,便追访他,并在写新闻主体部分时带出这次考察的开始日期、考察的目的意义等,仍不失为写出了一条好新闻。 同样,认识了新闻的接近性,就能写出与读者在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利害关系等方面接近的稿件,受到读者的欢迎。 新闻价值理论认识的意义在于,使新闻工作者树立起牢固的新闻意识,采写有了明确的目标。 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 在新闻意识中,特别强调的是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应该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如实记录事实,切忌歪曲事实、虚构事实。由于有人不懂这个理论,造成假新闻横行,谣言满天飞;有时也会造成报道只见表象,不见真相的情况。 新闻的真实应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要求记者找到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 有一年,上海的一家工厂发生特大火灾。围绕这次火灾,电视台共播发了14条新闻。其中,反映英雄灭火的有13条,而分析起火原因的只有一条,而且内容比较平淡。观众反映,看完这些报道后,仍弄不清火灾的直接原因,也不知道造成经济损失有多大。为什么观众会对新闻产生“不可信、不真实、不全面”的议论呢?是因为有人把新闻真实性的涵义仅局限于报道具体事实的真实,而未顾及总体的真实。只有做到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才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最好诠释。 总之,新闻意识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产生。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新闻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扩展思路,拓展视野,更好地为读者提供真实、客观、公正、负责的新闻报道。 新闻意识是新闻写作的起点,是新闻工作者采访和服务广大读者的基础,应当予以重视,努力培养与提高。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