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煮酒 >> 大兴调查研究,记者可用这“六招”

大兴调查研究,记者可用这“六招”

2023年05月  作者:张军  来源:城市党报研究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你有多长时间没到一线蹲上一阵子,聊上一批人;   你有多少日子没到基层看准一桩事,解剖一“麻雀”。   如果没有,那就去吧!要当好记者,这是个法宝。调查研究是看清真相,摸清底细,透视问题, ...
内容:

 

  你有多长时间没到一线蹲上一阵子,聊上一批人;

  你有多少日子没到基层看准一桩事,解剖一“麻雀”。

  如果没有,那就去吧!要当好记者,这是个法宝。调查研究是看清真相,摸清底细,透视问题,明晰本质,讲出好故事,呈现好新闻的真方法。

  近日,党中央作出重大部署,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同样也是党报记者写好新闻报道的法宝。《人民日报》于2015年创办了每周一期的《记者调查》,由地方部主编,每期一篇一整版,统筹资源打造深度报道专栏。创办不久,这个专栏就荣获了2016年度中国新闻奖的“新闻名专栏”称号。历经八年,这个栏目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依然是深度报道的典范。

  好传统正代代相传,而今,更多年轻记者成了专栏的主力军。青年记者姚雪青的《老菜场更新记》,刊于202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第13版《记者调查》。

  这篇深度报道围绕小菜场,展现大民生,全方位采访了住地老居民、菜场老商户,市集设计师、住建局领导、运营公司老总等当事人,视角多、点位准、摸得透,展示了苏州是如何探索把老菜场更新为市集模式的故事。通篇采访扎实,调查全面,故事丰厚,主题鲜明,有很强的典型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今天我们处在新媒体狂飙、自媒体丛生的媒体生态,“快”字当头固然重要,但求“真”求“实”更显报道分量。主流媒体提升定力、底气和优势,调查研究就是路径和方法。为了流量,为了眼球,为了第一,有的发布是捕风捉影、拼装搬运,有的采访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是主流媒体的大忌,实在要不得。作为党报记者,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是“四力”的综合体现。我们既要有新鲜的快餐,更要有丰富的大餐;既要有拼抢的速度,更要有探究的深度;既要有“快枪手”,也要有“重武器”。党媒只有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不断输出高质量的调查报道,才能成为舆论场的定海神针。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调查类报道呢,以下“六法”可供参考借鉴:

  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调查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类,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孔祥武就强调过:“问题意识才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没有问题意识的深度报道缺乏生命力。”的确,有了问题意识,报道才会有思考,有观点,有深度;有了问题意识,记者才会有的放矢,明察烛私,刨根问底,一问到底。

  二是要把故事讲好。调查类报道还是有别于调研报告,作为新闻同样需要可知可感,有层次有内涵的故事来支撑。因为故事里面透着理,故事里面有真相,故事里面有规律。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原副主任费伟伟认为:创办《记者调查》版,最大痛点就是发愁如何找到好看的故事。那么故事在哪呢,只有深入生活,只有调查研究,你要的故事才会扑面而来,或转角遇见。

  三是要沉得下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菜场更新记》这篇报道从前期选题立项,到后期修改完成,记者共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到苏州调查采访就整整蹲了7天时间。其中的一名老商户从拒绝到愿意接受采访,记者花了一天时间做沟通工作,终于在晚上8点商户收摊后,才和被采访对象聊了2小时。好的调查报道一定要去踏实地、听实话、看实景,以真正践行“四力”去调查研究,总结提炼,成就报道,而不是东拼西凑能得来的,更不是靠着ChatGPT就能自动生成的。

   四是借助“外脑”很重要。根据选题和采访报道内容的需要,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组建团队。光明日报的很多调研类报道都组成了调研组,有的是几名记者组成的“本报调研组”,有的则是由记者和社科院学者、大学和研究机构专家组成的“光明日报调研组”,这种借助“外脑”的做法,让调查研究类报道更具权威性、专业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五是新媒体表达不忽略。调查类报道不能因为内容厚重而排斥新媒体的传播,有些内容同样可生成短视频或中视频,有些量化指标也可生成简单明了的动画图表,这些新媒体产品往往能在移动端再获得一波大流量。比如《老菜场更新记》就还有一段孪生视频《老菜场 新市集》,在网络端就有很好的传播量。在调查研究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内容,这些可以形成智库类或内参类报告,供领导参阅。

  六是容得下记者“慢”出活。这个“慢”不是“磨洋工”,而是“练真功”。媒体领导要沉得住气,要给予记者充分的调查研究时间,有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才能出细活。要培养一名调查类报道的行家里手,还真得舍得点人力、财力和时间,要有意识地和考核分配、精品创优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出人才、出作品。

  

 

热点 . . .

央视走基层:做懂国情 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
央视走基层:做懂国情 对人民有感情的新闻工作者
尹鸿伟---记者就该去新闻现场报道真相
尹鸿伟---记者就该去新闻现场报道真相
开放汶川地震新闻采访意义深远!
开放汶川地震新闻采访意义深远!
丹青圆梦 迎五一颂春笔会在京举行
丹青圆梦 迎五一颂春笔会在京举行

最新 . . .

· 大兴调查研究,记者可用这“六招”
· 日均近30条原创稿被央媒转发,怎样做到的
· 新闻报道夹杂网络词语就不正经了?
· 用脚跑出来的报道为何精彩?
· 不解决问题的调研就是形式主义
· 典型人物报道的四“唯”空间
· 刘颜:不能当编辑的记者不是好主播
· “视频天下”时代,媒体融合转型仍需迈过
· 地方党报如何借小切口撬动大传播?
· 如何提升读者对调研报道的阅读兴趣?
· 新闻大拆解!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细节?
· 70后大叔转型成了视频记者

推荐 . .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相关 . . .

· 记者这些有趣的称呼,您了解多少?
· 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是有技巧的
· 专题报道五大类有哪些?
· 动画新闻的类型、制作原则与流程
· 新闻采访的八种方式,你用过几种?
· 遇突发事件怎样应对?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 围绕“十四五”规划,四十个新闻选题供参
· 疫情期间新闻媒体的报道隐患及应对
· 全国新闻人最高奖为何叫“长江韬奋奖”?
· 如何找新闻?4种方法供你参考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