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讲坛 >> 新闻写作中的三种“呼应”方式

新闻写作中的三种“呼应”方式

2023年09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在写新闻稿时,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呼应”技巧。常用的“呼应”方式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文题呼应。学会了“呼应”,文章的整体结构将更加严谨,文章将更加生动、有趣、有深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 ...
内容:

 

  在写新闻稿时,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呼应”技巧。常用的“呼应”方式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文题呼应。学会了“呼应”,文章的整体结构将更加严谨,文章将更加生动、有趣、有深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了即可用上,不妨一试。

  在新闻写作中,常用的呼应手法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文题呼应。学会这三种呼应手法,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加深读者对新闻的记忆。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能够使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关照,形成一种完整的氛围,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或形式上相互关照,形成一种首尾相连、相互支撑的格局。这种技巧能够让文章看起来更加协调、统一,同时也能够让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思想更加深刻,可以加强文章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例如,通讯《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见《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8日)的开头是: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

  在文章的结尾,记者以一句话作为呼应:“巴金,永远与读者同在。”

  又如,通讯《“赵光腚”的后代富了》一文(见《人民日报》1995年4月3日)的开头是:

  3月28日,记者坐着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的轿车,沿着当年“老孙头”赶着马车几步一陷的马路,去48年前东北土地改革时就因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而闻名的元宝村(书中称元茂屯)采访,想探寻“赵光腚”的后代们今天过得怎样。

  在通讯的结尾,记者给出了答案:

  元宝村富了。全村有80余人坐过飞机旅游,孩子上学和医疗全部免费,“赵光腚”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写作中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可根据新闻的类型和主题来决定。比如,在写一篇消息或通讯时,开头可写场景、人物与感受,最后又以情景结束,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在写评论时,可以在开头部分提出作者的看法和观点,而在结尾部分则可以再次强调这个看法和观点,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在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时,要注意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统一性,避免出现割裂感。

  前后呼应

  在写新闻稿时,前后呼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它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无隙,加深情感和主题的体现。

  前后呼应,即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提出问题或设置疑点,然后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揭示问题的答案或解释疑点,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和期待。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可以使用使用情境、故事、案例等,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反问和设问句,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需要揭示前面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同时需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让读者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前后呼应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和清晰,避免出现表达上的漏洞和瑕疵。同时,前后呼应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主旨和意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有深度。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消息《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21日)一文,在谈了三峡大坝的高度(185米)后,又讲了它的长度(2039米),还讲了混凝土浇筑总量(1600多万立方米),以及装机容量(1824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等数据,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突出了三峡大坝这一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文题呼应

  文题呼应也是新闻写作中的一项重要技巧,能够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生动感人。文题呼应是指在文章中多次点题,使得文章内容与标题紧密相连,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

  文题呼应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通过文题呼应引导读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让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例如,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见《人民日报》2004年6月3日)的题目突出了“丰碑”二字。在文中,又多次提到“碑”的故事。文中写道:“她(任长霞)抹亮了嵩岳一片天,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百姓就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用口为她铸碑。”“大德无碑,大道无形。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扡你刻上心碑!历史就是这么公道!”

  在这篇通中,还讲了一段立碑拆碑的故事,更是突出了任长霞的优秀品格。

  故事是这样的:

  “要是嵩山搬得动,我就用它为任局长立碑!”韩素珍为表达对任长霞这位“女神警”的崇敬之情,筹措1000元钱,为她铭刻了一块正面镌刻着“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14个大字的“功德碑”。2003年4月10日,她带领君召乡郭岭村的村民们敲锣打鼓,来公安局给任长霞立碑。任长霞坚辞不让,村民们说啥也非立不可。任长霞最终没有拗过,同意让大家把碑立在公安局后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等乡亲们离去后,任长霞立即让民警把碑拆了。村民们事后感叹:“任局长能拆掉石碑,可她拆不掉俺老百姓的心碑!”

  记者在使用文题呼应的技巧时,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点题恰当,不过于突兀。二是点题多次,这样会让读者印象深刻。三是点题深入,深入地探讨主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文题呼应,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热点 . . .

学习,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文 学习,我们永远在路上!
梁衡:我的“新闻三部曲”
梁衡:我的“新闻三部曲”
第二期新闻采写技巧实操班圆满结束
图文 第二期新闻采写技巧实操班圆满结束
王昭栋: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
王昭栋:经济日报原副总编辑

最新 . . .

· 新闻写作中的三种“呼应”方式
· 采访后写稿前,应做好哪4件事?
· 言论标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
· 无细节 不特写
· 如何使你的稿子在新媒体传播中让人一见倾
· 如何写好通讯新闻稿
· 焦点 新闻标题党四大罪状
· 写人物新闻要善于“四抓”
· 通讯写作的6个常见毛病
· 深度报道如何创新?
· 人物采访报道,如何写出“有趣的灵魂”?
· 写故事,脑子里至少要有这三个问号

推荐 . . .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焦点 推新|全媒体宣传策划与媒介素养高研班直播课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地方通”为何写不出好稿子
不拘一格成佳作
不拘一格成佳作

相关 . . .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标题上可以用标点符号吗?
·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怎么写?
· 新闻写作六要素---5W1H原则
· 采访时遇到的6种情况,怎么办?
· 新闻写作基础:新闻的结构
· 网评文章怎么写的范文
· 新闻报道导语范例及分析
· 如何写好“记者手记”?
· 记者采访技巧:七分采三分写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