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他荐怎样获中国新闻奖?2023年11月 作者: 来源:中国记协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第33届中国新闻奖结果已经揭晓,其中自荐、他荐作品获奖数量创近年之最。
自荐作品能不能获奖?
什么类型的自荐作品最有优势?
这是一份来自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最权威的报告,相信每位新 ...
内容:
第33届中国新闻奖结果已经揭晓,其中自荐、他荐作品获奖数量创近年之最。 自荐作品能不能获奖? 什么类型的自荐作品最有优势? 这是一份来自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最权威的报告,相信每位新闻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一) 今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377件,其中自荐、他荐作品14件,是近7年来获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包括3件一等奖作品、4件二等奖作品和7件三等奖作品。 本届自荐、他荐一等奖获奖作品聚焦重大事件,凸显新闻舆论工作重点。 例如,新华社新闻访谈《权威访谈|张扬对话王亚平:重返太空的183天》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之际,专访中国首位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十三飞行任务背后的精彩故事,折射出航天事业30年来风雨兼程、笃定前行的奋斗姿态。 作品转评赞总互动量超200万,全网置顶推送,其中单条抖音作品最高播放量超1800万。 (二) 自荐、他荐作品获奖项目分布较为均衡,个别项目相对集中。 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纪录片《新时代中国人权》、南京日报社评论《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湖南日报社新闻业务研究《辩证处理媒体深度融合中的五对关系》等基础类项目作品。 还包括湖北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报道《峒山村这十年》、新华社国际传播《Xinhua Commentary: Meltdown of “Shining City on a Hill”(新华评论:“山巅之城”的沦陷)》等专门类项目作品。 其中,重大主题报道(4件,占比28.6%)、国际传播(2件,占比14.3%)、新闻纪录片(2件,占比14.3%)等项目分列获奖数前3。 获奖作品中,地方媒体作品比例略高于中央媒体。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农民日报社等中央媒体获奖作品6件(占比42.9%),河北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社、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安徽省含山县融媒体中心等地方媒体获奖作品8件(占比57.1%)。 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纪录片《新时代中国人权》历时14个月,跋涉数万公里,以深入的访谈、鲜活的故事和详实的资料,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河北广播电视台的一等奖获奖作品《相约冬奥》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报道优势,以独家视角、多维展现、创新表达,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冬奥时代河北冰雪运动以及冬奥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 (三) 自荐、他荐渠道是中国记协为新闻工作者专门开辟的重要参评补充渠道。 参评者可由本人、他人或社会单位(不包括新闻单位)向评选单位推荐作品。 每个推荐者只可推荐1件作品,要求必须获得省部级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年度二等奖及以上奖励,并由刊播媒体所在的省级记协、中央新闻单位或中国行业报协会等负责对其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业务水平及报送材料审核把关,推荐前要在本媒体公示,盖章后报送相关单位。 本届评奖共收到自荐、他荐作品565件,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今年6月,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委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组织初评委员会,对这些作品进行审核、评选。初评委员会按照评选细则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并在公示后报送59件作品参加定评。 2014年,中国记协全面放开“两奖”自荐、他荐参评,至今已届10年。 10年来,通过自荐、他荐报送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的作品共计2346件,近年报送数量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10年获奖作品共121件,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19件;二等奖33件;三等奖68件。自荐、他荐作品已逐渐成为中国新闻奖参评、获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