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技巧 >> 如何写出有棱有角的评论?

如何写出有棱有角的评论?

2023年11月  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如何写出这样的评论呢?文章认为,一是有胆识,二是善多思。具备了这两点,才能写出敢于干预生活,触及矛盾,深受广大受众欢迎的好评论。   在近日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评论类作品占有 ...
内容:

 

  如何写出这样的评论呢?文章认为,一是有胆识,二是善多思。具备了这两点,才能写出敢于干预生活,触及矛盾,深受广大受众欢迎的好评论。

  在近日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评论类作品占有一定比重。细看这些篇目,其中有的评论针贬时弊,尖锐泼辣,有棱有角,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有棱有角的评论啥样?

  评论有棱有角,说的是带有锋芒,一针见血,有理有据。

  比如下面3篇评论就颇具这方面的特点:

  1、《少些“群里吼”,多些实地走》(安徽日报)

  2、《对矛盾问题不能“击鼓传花”》(湖北日报)

  3、《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南京日报)

  这些评论有的向形式主义开火,有的对不作为行为的鞭挞,还有的一反老观念、倡导新作法。这些作品的标题鲜明有力,所论问题世人关心,敢于揭露矛盾,针砭时弊,弘扬新风正气,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有不少人反映说,看到这些评论获奖,深感理所当然。同时也感叹像这样的好评论时下尚为不多,呼吁媒体界今后要多出这样的好作品。

  二、有胆识,是写评论的先决条件。

  多出这样的好评论,具有多种因素,其中有胆识是先决条件。

  胆识者,胆量、见识之谓。写评论是需要一些胆量的。面对时弊敢不敢触及?面对矛盾敢不敢揭露?这是对作者的一个考量。

  勇敢者一往无前,满怀激情,挥笔泼墨,能写出“敢担道义”的文字。而有些则是顾虑重重,缩手缩脚,未敢置一词。

  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归根结底就在于有没有胆量。

  其实,那些缩手缩脚是不必要的。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中央一再强调和要求的。现在不是“做过了头”,而是做得“很不够”。有的地方明明旱情严重、农民心如汤煮,有干部却拉着横幅去“办实事”,站在地头拍照“留念”。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迫切需要我们的媒体拿出胆量站出来针砭一番。这是社会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再来看见识。在包括写评论的办报实践中,编辑记者有见识是最为重要的。

  见识,有见解也,它来源于思想。有见识,不但能细致观察一切,还能提出有见地的看法,提炼出正确观点。这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写评论尤其需要。

  写评论贵在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3个问题,而有见识有助于将之论述完备。人民日报评论高手、时任副总编辑范荣康曾说,培养评论员的见识是基本功,途径就是多读书、多思考。这话当谨记。

  三、善多思、是写评论的重要保证。

  上面所列的《变“一刀切”为“一刀一刀切”》(南京日报)一文是篇难得的好评论,之所以成功在于作者善于多思。

  “一刀切”这个词儿人们常说,批评它的文章也发了不少。但将其演变成“一刀一刀切”,尚属首次,不仅给人以有棱有角的新鲜感,还指出了努力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这个新意是如何来的呢?来源于作者的反思和联想:

  “一刀切”的现象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触目可见:

  有的地方为确保街面整洁,把临街商家的牌匾统一规划。结果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牌匾不见了,带给人们的是单调、冷清。

  有的地方规定,建设新农村要让农家冬天都用上暖气,结果热量供应不上,暖气设备形同虚设,村民抱怨冲天。

  这篇评论的作者对此进行反思:不从实际出发,不问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单打一”强行推进,这就是“一刀切”,其所造成的恶果触目惊心。

  同时还联想到:有的地方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推动工作开展,对所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形成了“一刀一刀切”的好做法好经验。于是,一个思路形成了:把“一刀切”变为“一刀一刀切”,并据此写出了颇有新意的这篇评论文章。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写出有棱有角的稿子,不仅要看还要善于想。要善于把“眼力”与“脑力”紧密结合起来。光看不想或想得少,没有收获;关在房子里冥思苦想不去实际看看,更没有结果。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发力,才能出新出彩。

  小结语:

  有棱有角的评论,社会所期,人们所待。作为媒体的评论员当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让评论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热点 . .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纳税人报》报简介
《纳税人报》报简介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

最新 . . .

· 如何写出有棱有角的评论?
· 如何写好消息类新闻稿的“重点段”?
· 说说范敬宜的写稿“小方略”
· 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 如何写好稿子的“重点段”?
·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写稿子如何给读者“留白”?
· 如何搞好时评的选题?
· 新闻选题有技巧,你掌握了吗?
· “常年”和“长年”的写作用法
· 新闻采写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如何写好新闻事件型文案的正文?

推荐 . . .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4年了,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效果如何?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好新闻,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弦上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宣传干部必备书《采编实用技巧88讲》出版发行

相关 . . .

· 中央新闻单位驻河南记者站持证人员名单
· 新闻写作中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 徐立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人事部主任
· 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焦点 《新闻采写技巧与报纸版面编辑实用讲座》
· 国际舆论热评人民日报“钟声”文章
· 《纳税人报》报简介
· 姜 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
·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高级
· 如何写好“导读”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