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的魅力:真情与故事的完美结合2023年11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写新闻报道,除了写政治要闻、经济大势、会议消息、工作成就等之外,还可以写一些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具有广泛性、知识性、导向性、趣味性等特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推动社会进步。重视社会新闻,写好社 ...
内容:
写新闻报道,除了写政治要闻、经济大势、会议消息、工作成就等之外,还可以写一些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具有广泛性、知识性、导向性、趣味性等特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推动社会进步。重视社会新闻,写好社会新闻,让社会新闻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媒体人的一份责任。 社会新闻是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又称“8小时以外的新闻”。社会新闻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的新闻为主。它关注的是人们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写社会新闻重在发现 写社会新闻的要点是捕捉时代脉搏,揭示人与社会的交融。 社会新闻重在发现,发现新近的人和事,发现社会热点,发现突发事件,发现暖人的场景,发现读者关切的问题。发现,不仅是关注轰动一时的新闻,更在于那些看似平凡却触动人心的故事。 例如,《解放军报》1993年8月31日发表的消息《儿子全当兵 姚妈妈好光荣 陆海空武警 四兄弟都过硬》,就是记者从大量的生活素材中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一线索,讲了一个又巧合又生动的故事,热情歌颂了姚大妈爱家爱乡、拥军爱国的情怀。 有的新闻学者指出:“新闻发现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新闻竞争说到底是新闻发现的较量;新闻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发现,新闻实践中难度最大的是发现,日常新闻业务琢磨最多的是发现。”写社会新闻,必须重视发现,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中发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社会理解。只有深入了解社会,才能准确地把握读者的需求,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通过发现,让读者感受到社会的进步、正义和温暖,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社会新闻要重视导向性 在众多的社会新闻中,一些社会新闻往往只注重猎奇、惊悚、怪异的描写,而忽视了新闻的导向性,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社会新闻要重视导向性,弘扬正气,发挥正能量。 社会新闻的导向性是指通过报道事实、讲好故事、抒发情感等方式,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更要求新闻报道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引导性。 例如,《新民晚报》1982年3月25日发表的消息《15斤牛肉干成了难题》,讲述了一位外地采购员到上海联系工作,带15斤牛肉干送人情。事情办了,无奈礼物送不出去。这条社会新闻的导向性十分明显:从一件小事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党的方针政策威力,反映了社会风气正在一些部门好转。此文有的放矢,出奇制胜,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社会新闻要提倡社会的和谐、友善、公平、公正。在报道社会事件时,媒体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倡导和谐友善的社会风气。在内容上要反对暴力、血腥、涉黄等,揭露谴责不道德的行为,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报道揭露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报道暴力事件的真实情况,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打击;报道反映社会公德问题的现象和事件,引导公众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 社会新闻要发挥正能量作用。通过报道正面典型和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和楷模,引导公众向他们学习。 增强社会新闻的可读性 社会新闻的真实性是吸引读者的基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在写作中,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深入挖掘事件的真相,让读者了解到最真实的社会动态,避免夸大其词,一定不可造假。 除了真实性,社会新闻还应注重情感表达。要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让他们产生共鸣。通过深入挖掘人物故事,展现新闻事件背后的情感历程,让读者感受到新闻中的人情味,从而拉近与新闻之间的距离。 社会新闻应以有意义的故事吸引读者。应该将新闻事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通过讲述有意义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深远影响。这些故事可以涉及社会问题、道德伦理,甚至是个人的奋斗和成长。它们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生动的细节是增强可读性的关键。在报道中应注重对细节的描绘,通过具体的场景、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等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细节可以有效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新闻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社会新闻的可读性需要我们在真实性、情感表达、故事性和生动细节上下功夫。只有做到这些,社会新闻才能在这个信息时代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