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益报道如何创新求变2024年06月 作者:王晨辉 来源:传媒评论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公益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要题材之一,因内容贴近群众、故事充满温度,往往关注度很高。新媒体时代,公益报道创新求变的关键在于准确拨动读者的心弦。新闻的载体在变,报道的方式在变,但人们对真善美的 ... 内容:
公益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要题材之一,因内容贴近群众、故事充满温度,往往关注度很高。新媒体时代,公益报道创新求变的关键在于准确拨动读者的心弦。新闻的载体在变,报道的方式在变,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始终不会变。 近年来,浙江日报发表了大量公益报道,不少经网络传播,成为社会热点,报道的主角受到广泛赞誉,有不少还成了争相模仿的榜样。笔者从采访对象、采访方式、报道跨度三方面着手,试论公益报道如何才能在创新求变中不断地打动读者。 1 摒弃宏大视角,记录平凡个体 2023年9月,杭州女孩张宏远去世,捐献器官为至少4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并为两名失明患者送去光明;2023年7月,浙江大学00后研究生陆冰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身处病痛中的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2023年4月,杭州教师周红飚去世,捐献了角膜和遗体,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做“老师”…… 这些人物经浙江日报、潮新闻客户端首发后,迅速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等转发,成为彼时的热点新闻。这些新闻主角,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非常平凡,既非公众人物,也无特殊经历;其次,在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做出了捐献自己的器官、遗体或造血干细胞这样不平凡的决定,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让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意义;第三,虽长期默默无闻,但他们一直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也普遍热心于公益事业,努力帮助身边的人。 讲述好普通人的故事,就要勇于摒弃宏大视角,记录一个个平凡甚至苦厄的个体。笔者曾报道过一位叫崔小妮的母亲,1995年出生的她人生充满了坎坷。2016年和2018年,小妮的两个女儿先后出生,然而,就在小女儿出生后不久,小妮的丈夫就被确诊为骨髓瘤,正是从那时候起,小妮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照顾生病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2022年,崔小妮的丈夫与病魔斗争了3年后,还是走了。而这3年间,为了治病,这个家庭也欠下很多外债。尽管人生坎坷,但小妮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也坚持帮助身边的人。 “和小妮一样,我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从小母亲就离开了我,现在也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有位读者说,过去一直以为自己很悲惨,读了崔小妮的故事,才明白,挫折和困境下,依然可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她也会像小妮一样,乐观积极地生活。通过报道,这些独特的个体生活以一种景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找到了共鸣和前行的力量。 2 改变角色定位,主动参与其中 大多数新闻报道,作者要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报道,但公益报道有其特殊性,有时候,以一名参与者的方式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024年初,《浙江日报》刊发的一组帮助偏远山区老人解决冬季洗澡困难的公益报道,笔者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参与。 山区老人洗澡难的问题一直是山区基层的真问题,看似不大,但解决起来并不容易。2024年1月至2月,浙江日报通过舆论监督、发动社会讨论,争取慈善机构参与、举办助浴活动等方式,不仅帮助一些老人缓解了洗澡难题,也引起了全社会对偏远山区老人洗澡等生活需求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4年1月初,笔者在一些偏远山区县走访调查,注意到一些老人冬天洗澡较为不便,有的老人甚至一个冬天没能洗一次澡。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偏远山区老人洗澡困难的情况存在于浙江多地。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偏远山区老人,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取暖设备,缺乏冬天洗澡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自己洗澡也存在困难和风险。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笔者对调查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1月29日,在《浙江日报》刊发报道《如何让山区老人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第二天又紧接着刊发连续报道《呼唤更多力量参与到为山区老人助浴中来》。同时,潮新闻客户端也在显著位置进行了转载,并发动广大网友进行讨论,仅仅两天时间,全网点击量超过500万,数百名网友跟帖评论,有的表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也有的提出建议意见。一些社会学、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这一讨论。 在进行调查报道的同时,笔者积极与各地民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以及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浙江省幸福助老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沟通,努力寻找解决偏远山区老人洗澡难题的方案。其中,开化县对报道做出了回应,表示将从开展助老互助服务、发动有条件的村民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浴等4个方面做好山区老人助浴工作;浙江省幸福助老基金会则表示将提供两辆慈善助浴车,开往浙江部分偏远山区县开展流动助浴行动。 根据各方对报道的反馈,1月31日,《浙江日报》刊发跟踪报道《慈善助浴车即将出发》,经过多日沟通,2月5日首辆移动助浴车开到开化县,开启了今年的“沐‘浴’温暖 欢‘洗’过大年”行动。助浴车的到来,在当地引发了小小的轰动,大家对这辆可以洗澡的车表示了好奇,也为相关部门能够着手解决山区老人洗澡难题而感动。报道也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公益服务,今年1至4月,助浴行动在多地开展得红红火火,一些山区县还通过设立固定助浴室、上门助浴等方式,进一步解决偏远山区老人洗澡困难问题。 常见的公益报道,虽然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但由于缺少必要的互动,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进行深入的参与,传播者不再隐匿于镜头之后,而是出现在镜头之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传达给受众,这是一种参与式的报道方法。近几年,一些较为成功的公益报道,作者往往介入不同的生活环境并参与救助计划,例如帮助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澡理发、打扫卫生、做饭等。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深度参与,不仅增强了公益的真实性,而且能使故事情节更为丰富。 3 持续关注热点,引领社会风尚 大多新闻报道,从发现线索到采写再到后续跟进,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但公益报道因其公益性和社会性,不少值得持续追踪。 首先,公益报道的主角,往往值得长期的关心关注。2018年夏天,笔者在做“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活动报道时,在众多的捐助人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就是通过拾荒助学的85岁老人王绅森。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背后有什么故事?一连串的问号在笔者脑中产生,随即找到了老人,进行采访。 报道后,这位老人很快火遍了全网,但笔者对他的关注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与他保持了长期联系,而老人在大学生助学计划活动之后也有了很多故事,比如,他一次次地捐资助学,签订遗体捐献协议,设立以他为名的浙大奖学金等,每一次,都能拨动读者心弦。2023年5月,他的老伴去世,更是引发了读者的集体哀思。 有些公益人物,虽然已不在人世,但因其特殊的经历和故事,总能引发大家的牵挂。2020年8月,舟山7岁男孩余东臻因车祸去世,他捐献的心脏、肝脏和肾脏至少救助了4位器官衰竭患者,捐献的两只眼角膜也帮助两位失明者重见光明,这位活泼、善良、开朗的小男孩,以这样一种方式继续活在世间。余东臻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报道的热潮过后,记者与他的家人依然保持着联系,一年多后,余东臻的弟弟出生,受到了全网的祝福。 其次,公益活动往往具有持续性。公益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评价一个公益活动,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浙江有很多知名的公益组织和公益品牌,而他们的出名,也与媒体的持续关注分不开。2005年,浙江一群年轻人关注贵州偏远山区儿童,成立“第九世界”公益组织的消息,引发了我的关注,于是笔者开始了长达20年的跟踪与报道。“第九世界”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从2005年到现在,我跟着“第九世界”公益组织近10次奔赴贵州多个偏远县,一个个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加入。这些报道反映了省内公益团队的发展历程:从开始关注、帮助贵州偏远山区儿童发展的小团队,到现在不断壮大成为全方位公益组织。由杭州益学堂(公益小天使)、杭州益学院、杭州创益园、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构成的全方位公益组织,拥有志愿者近万名,通过“下山上学”“教师成长营”“悦读计划”“支教夏令营”等项目,为浙江爱心人士提供公益实践基地,努力拉近东西部教育的距离。 又比如,2008年,我在汶川地震灾区采访,见到了不少社会救援团队,他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从挖废墟、救伤员,到搭帐篷、建板房,做了大量救援工作,赢得了公众赞誉。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持续关注这些社会救援力量,后来我在玉树地震、余姚水灾、利奇马台风等事件的采访中,见到了很多来自浙江各地的社会救援力量,他们在救援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凸显。一次次救援报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热心人参与其中,10多年间,不断有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得以组建,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一次次救援的背后,见证了众人的力量。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