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闻素材,他跟踪报道了8年2024年08月 作者:万难 来源:中国记者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我们的娃娃,就像我们石柱产的洋芋,土得很,也好得很。”2016年4月20日,我在中超联赛的看台上结识了三河小学时任校长孙晓鸣,他这样向我介绍身边的孩子们。他说,这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女足队员是第 ... 内容:
“我们的娃娃,就像我们石柱产的洋芋,土得很,也好得很。”2016年4月20日,我在中超联赛的看台上结识了三河小学时任校长孙晓鸣,他这样向我介绍身边的孩子们。他说,这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女足队员是第一次乘坐轨道交通,第一次来到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第一次到现场观看这样高规格的比赛。 我记录下了孩子们当时的模样,并接受了孙晓鸣和孩子们的邀请,一个多月后,来到三河小学现场采访。这个偶得的新闻线索,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一场连续八年的长期跟踪报道。 在这八年里,我拍摄了千余幅照片和大量视频素材,记录了一批又一批队员的成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命运的转折。她们的成长进步,生动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事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01 一、破土而出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党中央有号令,重庆见行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当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越是起点低、难度高、挑战大的地方,就越值得记录“爬坡上坎”的过程。作为党报记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镜头聚焦于此,寻找新闻点,宣传正能量。 既然要报道,就要出效果。在石柱这样的山区里,生活是平静的,作息是规律的,想要说出点新鲜事相当困难。选题可以找到千百个,可选题一旦离读者的生活太远,就难以抓住读者的眼球,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报道效果。想让读者把注意力转向这个离重庆主城区200多公里的小地方,就一定要出新招、出奇招。 当我偶然得知三河小学这支由农村留守女童组建而成的业余球队打败了所有重庆城区的同龄女足球队,一路逆袭成为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的市级总决赛冠军时,立刻眼前一亮。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贫困地区,关心少年儿童,关心体育事业。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来自大山深处,多为留守女童,竞逐绿茵赛场。这三个沉甸甸的“关心”在这支“土队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将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的故事讲出去,讲得好,我义不容辞。 02 二、走出大山 “搞足球队,是为了给娃娃们谋一条出路。”孙晓鸣这样谈起组建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的初衷。 山里的孩子想要去更广阔的地方发展,只有两条路,要么从小去读书,要么长大去打工。 孙晓鸣想让更多的孩子走上第一条路,在城里把根扎得更牢,让他们的下一代不再重走“留守”的老路。但山里的教育资源远远比不上城里,靠文化课顺利考学到城里读书的孩子屈指可数。 “山里的孩子有蛮力、有韧劲,发展体育特长是一条新门路。”就这样,在最开始没有专业教练,没有专业场地,没有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一支“三无”队伍组建了起来。 2015年11月9日,孩子们命运的齿轮因足球而转动。这一天,这支“三无”队伍在战胜一众“正规军”后,闯进了重庆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冠亚军争夺的赛场。这些农村女孩敢闯敢拼,最终借助体力优势,在下半场逆风翻盘,5比2击败对手,夺得了全市总冠军。 要讲孩子们的成绩,就不能只讲成绩,要讲成绩背后的来之不易。她们的起点一个比一个低,生活一个比一个苦,付出一个比一个多。需要记录展示的,除了风光无限的赛场,还有有泪有汗的训练场,破旧简陋的屋前院坝,爱生心切的教练老师,互助友爱的团队气氛,穷且益坚的家庭生活,干活出力的琐碎日常。越是了解这支队伍,我就越坚定了内心的想法:这不是一个瞬时的小事件,而是一个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的大事情。随着孩子们的成长,队伍也不断有新鲜血液在注入,只要这支队伍还存在,只要孩子们的人生还在前进,我的跟踪报道就不会停止。 我带着相机,来到石柱采访这些淳朴可爱,勇敢坚毅的孩子,把孙晓鸣和足球队的故事讲出来。我想,要有耐心,一次素材不丰富就再来下一次;要有信心,足球队的故事是难逢的选题,一定能扎扎实实地采访出一个好新闻。 孙晓鸣带着冠军头衔,登门拜访市内有发展校园足球计划的优质中学,把这些有潜力的女足队员挨家挨户地介绍出去。他说,要有耐心,一次拜访碰壁了就再试下一次;要有信心,孩子们都是璞玉,一定有慧眼识珠的学校。 很快,足球队的故事登上了《重庆日报》。2016年7月26日,《重庆日报》图片版整版刊登题为《留守女童的“冠军之心”》的报道,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媒体,让全国乃至世界都关注到她们。 很快,三河小学就和西大附中、巴南中学、大渡口37中等重庆市内优秀的中学达成协议,向这些学校输送足球苗子。2016年9月,马灵巧等8名女足队员,走出了石柱的大山,进入全市一流的学校读书。 体育把她们的人生引向了一条全新的路,在三河镇,乃至石柱县,还没有人走过这条路。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充满信心:好孩子在好路上好好走,未来一定是好的: 三河小学第一个尝试培养的“小球星”马庆林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后来正式进入上海申花女子职业足球队,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 谭召瑜的文化成绩不太好,家里原打算让她读点书就去打工。踢足球让谭召瑜一路顺利求学,考入吉林体育学院。妹妹谭召钰也在姐姐的带动下,把足球当作敲门砖,踢进了重庆主城的学校; 冉玉凤的父亲多年前在建筑工地干活时摔伤,落下终身残疾。懂事的她从小自立自强,数年如一日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感受着足球带来的激情与快乐。考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她,是父亲逢人便提的骄傲; 马诗彤在操场边看热闹时,随意问了一句“能不能加入足球队”,教练随意答了一句“放学来跟着训练就行”,就这样误打误撞走上了足球路,穿着姑父“赞助”的球鞋一路踢进了福建师范大学; 老队员马灵巧考上上海体育学院,她的表妹张婕考上北京体育大学,曾经在印有她事迹的表彰海报旁踢球训练的谭薇后来参加了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活动,入选全国最佳阵容; 老队员谭斯琪担任了法国女足世界杯护旗手,代表中国球员参加了中法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和世界一流的女足运动员王霜合过影,新队员王玺媛视她为榜样。 足球让越来越多的留守女童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03 三、乡音无改 “娃娃们都很争气。”三河小学喜讯频传,年年都有女足队员考上大学,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所乡镇小学而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每当听到孩子们的好消息,孙晓鸣都会发自肺腑地喜悦。 每一年,都有毕业生回到母校,为在校生加油鼓劲。2024年7月6日,三河小学为即将参加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的队员们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出征仪式,这一次,回来的是山东体育学院足球特长生刘莉萍、内蒙古大学足球特长生丁小娟等大学生。她们衣着时尚,戴着首饰,做了发型,让人全然记不起以前又黑又土的模样。 八年来,孩子们在成长进步,媒体行业也转型升级。我最开始到三河小学只带相机,后来又带上了无人机,再后来又带上了手持云台;最开始拍照片,后来又拍视频,再后来又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无论技术设备如何换代,传播方式如何更迭,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用纯粹的影像,记录纯粹的孩子。拍摄这支“土”队伍,摄影情绪才是主要的,摄影技巧反倒显得次要了。她们身上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特质,更需要用“天然去雕琢”的方式呈现,我常常被她们在训练场上那种发自肺腑的快乐所感染,跟着她们跑起来、跳起来,在百余米长的球场来来回回,跑到这头,又跑到那头。 在台上,已是一级运动员的丁小娟感慨地说:“足球带我迈过了大学的门槛,如果没有它,我的未来就不会有这无数种可能,只可能围着灶台过一生。”几十个小队员坐在台下看着她,眼神清澈又向往,既是看着今天的偶像,也是看着明天的自己。 “这些娃娃,会续写三河小学足球运动的辉煌。”已经退休的孙晓鸣坐在台下,眼含热泪。这支队伍的成绩无疑是辉煌的,自这匹黑马横空出世以来,8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全市校园足球比赛领先水平,获得多个市级以上赛事冠、亚军,三河小学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优秀学校”,在全国教育界和足球界赫赫有名。 出征仪式后,低年级的同学拿着笔记本,围着学姐们签名留念。刚刚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大学生们,纷纷切换回了家乡“土话”,和小朋友们聊起天来。 四年级的队员蔺文婧很兴奋,追着偶像们谈天说地,一路从长大后外面的世界聊回了学校门口一元钱一支的巧克力味雪糕。末了,作为“主人”还不忘招呼一句:“教练说可以洗手吃饭了,你们留下来一起吃吗?” “吃啊,学校食堂的洋芋饭,最好吃了。”大学生们相视一笑。 04 四、同一个梦 “看到学校越来越好,球队越来越好,娃娃们越来越好,我就放心了。”现在,孙晓鸣还常常回到三河小学,“我以前担心球队离不开我,现在看来,是我离不开球队,过段时间不来,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退休后闲不住的,不止孙晓鸣。我一周前再访石柱三河小学,二年级的小队员们围上来向我介绍:“球队新来了一个郭导!” 郭导就是郭鑫教练。退休前,他已经执教职业女足20余年。这次从辽宁大连来到重庆石柱,他“说走就走”。他说,他的目标以前在球队上是培养出几个国家队的球员,培养出形成梯队的女足人才,现在还需要更努力,培养出少年儿童对体育的热爱。“体育工作不局限在某一支球队上,竞技精神不局限在这一方球场上。”他说,“并不是每一个踢足球的孩子都能走上职业道路,改变命运。但如果孩子们能从中收获健康、感觉快乐、变得勇敢,也不枉来踢这一场球了。” 如今,校园足球经过多年发展,人才队伍已经趋于充实,当年通过敏锐的嗅觉抢占的“先机”优势已经逐渐淡化,在这一条赛道上,三河小学不再是一枝独秀。 “你们要先有成绩,学校才能带着你们的成绩,去为妹妹们争取机会。”孙晓鸣嘱咐已经走出大山的孩子们:上了城里的中学,就努力跑起来,跑进大学;上了大学,就努力跳起来,跳出好的前途。同时,他也不忘拜托我:“这些土娃娃在山里‘藏’得太深了,如果没有宣传报道‘推’她们一把,很难被挖出来。其实只要有慧眼的学校肯来挖,挖到的一定是金宝贝。”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新媒体时代,每天都有亮点、爆点、头条、热搜。当曾经的新鲜事已不再新鲜,面对一个长期跟踪报道的选题,应该怎样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又应该怎样保持采访热情。 我开始做出一些尝试。比如充实素材库,纵向延伸,跟着毕业生的成长轨迹,走出三河小学,记录她们新的人生旅程;横向拓展,讲述石柱县范围乃至重庆市范围内其他学校的校园体育发展。比如,丰富报道形式,每进行一次采访,文字、图片、视频三种稿件形式同时呈现,同时面向不同阅读偏好读者发力。 至于采访热情方面,我同孙晓鸣一样,早已不仅仅是这支队伍的旁观者,而是亲历者,我们和这些留守女童,都有同一个梦。 只要有梦,追梦的路上就不会停下脚步。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