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民:屡获社级好新闻的感悟2024年09月 作者:张继民 来源:老记说事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在新华社衡量一个记者业务能力如何,不是看他学历有多高,人脉有多广,任什么职务,多么能吃苦,关键是看他获得社级好稿(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有多少,这是公认的硬指标。
社级好稿来自于“新华社 ... 内容:
在新华社衡量一个记者业务能力如何,不是看他学历有多高,人脉有多广,任什么职务,多么能吃苦,关键是看他获得社级好稿(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有多少,这是公认的硬指标。 社级好稿来自于“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评审委员会”。其严格、公正、公平有目共睹,多年来在业务人员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说到社级好稿,很荣幸我被时任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后又任新华社宁夏分社社长、吉林分社社长)盯上了。1996年5月,他致函于我,认为我是“新华社为数极少的屡获社级好稿的记者之一”,要我谈谈“屡获社级好稿的‘诀窍’”。下面是我们之间的通信。 张继民同志: 您是新华社为数极少的屡获社级好稿的记者之一,令人钦佩。我正在研读您的获奖作品,力求有所领悟。现有几个问题难以索解,请在百忙中不吝赐教。请将您的见解寄给我。 1.您共获得几篇社级好稿?请列出篇目、获奖时间。 2.您屡获社级好稿的“诀窍”是什么? 3.您认为写出社级好稿有无规律可循? 4.“撞大运”能不能“撞”出个社级好稿? 5.您获得的社级好稿是刻意追求的成果,还是天赐良机的产物? 6.社级好稿在选题、采访、写作三个环节中,哪个最重要,您如何处理这重中之重? 7.您认为编辑对社级好稿的产生有何作用? 8.其他与社级好稿有关的重要感想和高见? 急盼回音 申尊敬 1996年5月初于兰州 申尊敬同志,您好! 谢谢您对我的厚爱与鼓励。遵照您提出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从1986年至1994年间,我共获得9篇社级好稿,其篇目是: 1986年通讯:《今夜是除夕》(合作)。 1987年消息:《在超导研究上的一场举世瞩目的角逐》。 1989年通讯:《拉斯曼丘陵之夜》。 1990年消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发现脱氧核糖核酸新结构》。 1990年通讯:《南极,升起一颗中国星》(合作)。 1991年消息:《黑白胶片作彩色摄影破天荒获得成功》(合作)。 1993年消息:《珠穆朗玛峰边走边长》。 1994年消息:《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1994年消息:《我国澄清一飞蛾引发的历史错案》。 二、我从1981年开始当记者,干了13年后,领导分配我当编缉,这就决定我基本不能继续琢磨与写出社级好稿。我不知道我从1986~1994年9年间,每年平均获一篇社级好稿的数量,在新华社记者中排名第几?但我想,在社级好稿中,我的短稿量很突出,9篇里有7篇不超过千字。如果说我在写社级好稿上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抓科技工作中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新闻,然后以短消息成篇,这是我多年习惯性操作。 三、一般来说,评上社级好稿有规律可循。对政治、经济等战线的报道我不大熟悉,因此我说不出在这些战线抓什么样的新闻才有可能被评为社级好稿。但在科技报道上,我觉得唯有抓大的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才有可能获得社级好稿。所谓“大”,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不仅在国内是突出的,而且具有全球意义,播发后能引起国内外关注。我采写的社级好稿中,多半具有这样的属性。 四、我认为“撞大运”有时也能“撞”出个社级好稿,唯物辯证法不是讲“偶然性”吗!但客观事物发展无不具有必然性,这是绝对的,任何偶然性都寓于必然性之中。归根到底,能否写出社级好稿不能靠“撞大运”。 五、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社级好稿是一种荣誉,更是高水平业务能力的体现。我一直认为,我既然干上了新闻工作,就要力争干好干出高水平。有了这一思想基础,自然追求获得社级好稿便成了我的奋斗目标。还有,开始时,我刻意追求社级好稿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后来,感到采写社级好稿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儿,运作就自如多了,好像总有幸运之神佑护着我前进。有人说“社级好稿可遇而不可求”。这观点未免消极了。不“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难以入门,未入门才会觉得写社级好稿神秘。 六、我一直把选题、采访和写作三者都看得比较重。相较而言,还是采访更为重要。一旦抓住了大的新闻,我不惜时间经营。采访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弄懂弄通所要报道的重大科学问题上。换句话说,就是围绕通俗化转。科技报道不解决通俗化问题,就很难征服读者,更谈不到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对重大新科技成果的快速理解有赖于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七、我的社级好稿没有一篇是靠上级指令要抓的典型而获得;也没有一篇借助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才获得,基本都是靠自己的新闻敏感深入基层挖掘出来。这说明在基层是可以抓到具有社级好稿水平新闻的,关键是记者能不能慧眼识珠,见微知著。我能够写出一系列社级好稿,细心想想,得益于没有参加太多的新闻发布会。我负责报道的部门——中国科协,是新闻“贫矿区”。外面的世界(那时的社会)也不像现在这么“精彩”。这就逼得我要“生存”,要有所作为,唯有理头苦干,经常自己去找新闻、挖新闻。苦干多年,勇于实践,“新闻鼻”就灵敏得多。 据说北京填鸭场养的鸭子不会自己找食吃。还耳闻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场的老虎,捕食投放在圈里的牛都困难,实质上这些表现是物种的退化。我们记者同仁中有没有类似的甚至更为严重的“退化”?我看是有的。不难设想,以这样的“退化”去写稿,出手的稿件质量必会大打折扣。如此这般,写出社级好稿会更为困难。 难以忘记,我能获得多篇社级好稿,不仅得益于编辑的有效帮助和领导的支持鼓励,也是其他同志协助的结果。如很有动感的《珠穆朗玛峰边走边长》好稿题目(此稿后获中国新闻奖),就是热心的姜在忠、赵卫同志和我共同议论拟定的。为了设计这个题目,那天午饭都吃晚了。 新华社新闻高手云集,很多同志在专业技能追求上颇有造诣,十分值得我学习。我以上体会是肤浅的,仅是一己之见,望指教。 张继民 1996年5月21日于北京 新华社“社级好稿”证书内容。 在新闻业务上,我喜欢扮演“领头羊”角色,即我率先通过新华社就某一重大新闻发出独家报道。之后首都其它报纸、央视央广追踪而来,对同一新闻加以更广泛报道。例如高温超导报道、秦大河等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报道、我国澄清一飞蛾引发的历史错案报道、中华版图水陆变迁惊人报道。特别是发现与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关键性的六篇新闻报道皆出自我手,如论证会召开、院士们高度评价、国务院批准对大峡谷重新命名、世界第一大峡谷标志点认定等等。我阅读科学论文时通过全球横向对比,率先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极有可能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向有关科学家通报了我的科学发现(有数篇科学家相关文字可以佐证),提出合作论证并报道,最后变为现实。 对重大科学新闻率先报道,也意味着介入得早,理解得透,为深入报道提供了潜力。当1990年3月,著名冰川学家秦大河乘“祖波夫号”船自南极返航,给我写来4000多字的信,回顾他与队友自南极点到和平站,穿越被称为“不可接近地区”的险情,登陆澳大利亚寄给我后,恰在他回到北京前几天收到。拆解信中文字,我以新华社通稿、新华社专稿方式连续发稿,试问谁人具有这样独家报道优势?而这一优势取得,来自于我的悉心“经营”,包括动员他夫人给以决定性帮助。 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批评说,有的记者获得正高职称后,就写不出社级好稿了。笔者不在他的批评之列。我获得正高职称后,仍有社级好稿呈现,如: 1998年通讯:《闯进原始植物区》。 2002年消息:《中华版图水陆变迁惊人》。 2002年通讯:《记者手记:企盼太阳》。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