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议新闻摄影与视频关系2024年09月 作者:许卓恒 来源:传媒评论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中国体育代表团乘坐的船只行驶在塞纳河上、人们用手机拍摄巴黎奥运会主火炬、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国队夺得金牌、海达罗夫在赛后亲吻本杰明……巴黎奥运会给人带来的兴奋感逐渐褪去,但新华社摄影记 ... 内容:
中国体育代表团乘坐的船只行驶在塞纳河上、人们用手机拍摄巴黎奥运会主火炬、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国队夺得金牌、海达罗夫在赛后亲吻本杰明……巴黎奥运会给人带来的兴奋感逐渐褪去,但新华社摄影记者抓拍的一组题为《突破与感动交织——巴黎奥运会的这些精彩瞬间值得铭记》新闻摄影作品还余味悠长。有网友感叹,“记录历史瞬间,还得是新闻摄影,新闻视频看多了反倒印象不深”。 事实上,新闻摄影和新闻视频近几年呈融合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互相成就、融合呈现,二者联手将新闻影像功能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发挥得更大。 1 个性鲜明 各有侧重 简单来说,新闻摄影和新闻视频在表现形式、信息传递方式、制作成本、受众感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表现形式方面,新闻摄影是以静态的图片来呈现新闻内容,通过瞬间定格来传达关键信息和情感;而新闻视频则是动态的连续画面,能够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细节。信息传递方式方面,新闻摄影往往通过一张或一组精心挑选的图片,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新闻视频则可以通过声音、画面的变化和组合,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信息。制作成本上,拍摄一张出色的新闻摄影作品所需要的设备和后期处理相对较少,新闻视频的拍摄则需要更多的设备,如摄像机、稳定器等,后期剪辑和制作也更为复杂,成本通常较高。就受众感受方面来说,新闻摄影的瞬间冲力很强,能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行解读图片背后的故事和意韵;新闻视频能够更好地还原现场,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通过声音和影像的结合,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那么,在媒体融合大势下,新闻视频和新闻摄影二者呈现出何种发展生态?为此,笔者向身边的10位摄影、视频记者开展了一个小调查。这些记者目前在工作中都身兼双职,既拍照片也拍视频,但80%以上的记者都各有侧重。大多数记者都表示,虽然新闻视频和新闻摄影呈现融合趋势,但二者却仍然保持着鲜明个性。例如,杭州日报摄影记者李忠老师就表示:“做摄影记者已经有25年,虽然有的时候也拍视频,但还是以图片拍摄为主,因为在新闻事件中想抓取优秀的瞬间,不仅要像猎豹等待猎物一样全神贯注,还要熟练地掌握拍摄技巧以及对环境、构图有一定的预判,所以这个时候没法一心二用。”前杭州日报视频记者刘乃武表示:“无论是摄影还是视频,最主要的就是讲故事,呈现载体变了而已。” 在小调查中笔者也发现,部分摄影记者也已经找到了在重要新闻事件中,同时拍摄新闻视频和新闻图片的技术方法。如嘉兴日报记者田建明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实践在新闻采访现场拍摄视频的同时拍摄新闻照片。2018年8月,来自冀鲁豫皖以及本地的200余名“走失”儿童齐聚嘉兴,寻找丢失半世纪的家。8月12日,田建明前往采访拍摄寻亲成功的陆爱英在嘉兴市秀洲区登门认亲。田建明在认亲现场用4K格式拍摄了视频短片,之后将从陆爱英认亲的视频中抽取的单帧截图《今天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妈妈》,登在次日的《南湖晚报》头版。该作品获得了2018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金奖、浙江省新闻摄影年赛金奖。目前来看,视频和图片同时拍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用数码相机拍摄视频的同时,按下快门,相机内会生成图片原始文件;另一种则是拍摄高清视频后进行截图。 2 相互补位 互为借鉴 融媒体浪潮之下,新闻摄影和新闻视频虽然在拍摄思路和拍摄技术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要以“画面”取胜,所以二者间还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相互间有着补位和借鉴的作用。 在浙江的媒体界,不少优秀的记者在摄影记者和视频记者间丝滑切换。如浙江日报视频影像部记者倪雁强,从专职摄影记者进阶到融媒体记者,在传统纸媒、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多个岗位上,经历了不同阶段融合转型的探索尝试,更广的视频领域成了他在工作上研究学习的新方向。2019年末,天目新闻诞生,倪雁强作为采编一线的记者将目光投向“竖屏”新闻这种更符合移动阅读习惯、颠覆传统“横屏”的新形式,他拍摄的竖视频《拾荒十年,不为生计!午夜街头这个佝偻的身影让人动容》还获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新媒体专题类一等奖。 实际上,新闻视频技术本身就脱胎于新闻摄影技术。仅从寻找拍摄选题来说,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许多摄影记者从新闻视频中找到了选题,而视频记者也在图片新闻中寻找自己的拍摄目标。2021年11月,笔者在一条新闻视频中发现新闻线索——一扇老木门里,一位白发老奶奶开心地在为老人理发,手持老式的剃头推子,褪色的老式热水瓶一溜排开,还有那把历经多年、全黄铜打造的老式理发椅,阳光洒满有着岁月感的老式理发小屋,画面十分温暖人心——在一个温暖的午后,笔者也赶到这个老式理发小屋,透过一扇老木门拍摄了一组新闻图片。这位名叫金淑华的老人,每周二、四、六上午,都会来到杭州西湖区铁路新村小区的老年活动室为居民理发,每人只收2元钱,一干就是30年。笔者用框式构图以及侧光诠释了一位普通老人的平凡坚守瞬间,她用微乎其微的收费,30年如一日为群众理发,遇上行动困难的还上门理发,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承诺。金淑华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被媒体大量报道、转载,她还入选了“中国好人榜”。笔者的这组新闻摄影作品《2元一个“头” 她坚持了30年》还获得当年杭州市新闻奖摄影类二等奖。 3 融合呈现 精彩纷呈 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唯有改变恒常。比如,新闻图片故事曾经是新闻生产中图文融合的“拳头产品”,也一度是摄影记者展现文图融合的报道“利器”,如今新闻图片故事在融媒体语境下也与时俱进。随着新闻媒体的演变、媒体人才的发展以及读者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新闻图片故事正发挥“新闻性强、故事动人、画面丰富”的特点,向纪录片、电影、手工书、3D、VR等多种媒介方向发展和拓展,继续在新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媒体融合中发挥独特作用。 新闻图片故事有视频化的先天优势。纵观现如今各家媒体的摄影记者,基本掌握了拍视频的专业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摄影记者的先天优势。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来自新京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等走在国内前列的媒体的摄影记者就已经在尝试拍摄流媒体新闻短片。例如,新京报记者李强在新闻图片故事《自助透析室》中加入了新闻视频,以纪录片的视角真实记录了一群尿毒症患者靠3台二手血液透析机给自己透析,在北京郊外一个农家小院维持着生命的故事。新闻视频的加持使整个新闻产品更加丰富,该作品也获得了第18届(2009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比赛金奖。 对于习惯拍摄静态画面的摄影记者来说,拍摄视频比较容易上手。摄影记者创作的优秀新闻图片故事,也完全有理由升级成一部新闻视频纪录片。 前南方周末摄影记者丁铨便从单纯拍摄新闻图片拓展到了拍摄纪录片,如今他已经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自然纪录片导演。2017年起,丁铨开始从事自然纪录片导演创作,拍摄讲述中国本土野生生物的故事。他制作的《天行情歌》《方舟·东黑冠长臂猿》《寻找我们的国家公园》《中国湿地30年》《野性潮州》等多部作品先后获法国戛纳企业与媒体奖、德国自然视觉电影节最佳故事奖、美国国际电影电视节银屏幕奖、金熊猫奖最佳纪录片导演提名、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年度十佳长片作品奖、两届中国野生生物视频年赛评委会大奖等。他表示,新闻摄影和纪录片都需要对所拍摄的题材有深入的了解,研究内在逻辑,对故事和画面有着与众不同的想象。“以前在拍摄新闻照片的时候,总是想着同一个现场,我一定要拍出跟其他摄影师完全不同角度的照片。拍摄纪录片也是这样,需要寻找不同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 2022年,杭州日报摄影记者杨子健创作的新闻图片故事《“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2022》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呈现了一位平凡人的人生故事:金晓宇在六岁那年和小伙伴一起玩时,不慎被玩具手枪射伤左眼,从此左眼失明,之后又患上躁狂抑郁症;不过,不甘沉沦的他并未向命运低头,经过刻苦自学努力后,金晓宇在翻译领域取得了成功。杨子健被金晓宇的励志人生所感动,用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和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称作杭州版《美丽心灵》的故事由杭报传媒投资,即将拍成一部电影,登上大银幕。2022年5月1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2022年3月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天才翻译家》通过备案,位列其中。 放眼世界,能够承载新闻影像传播内容的新媒介还在不断出现。从电子广告牌的巨屏到智能电视的大屏,从楼宇广告的中屏到各种平板电脑、手机的小屏,还有智能手表的微屏等。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的普及,各种VR的更新换代,新的屏幕正在不断涌现,并且越来越智能化。对于新闻摄影和新闻视频来说,这些都是发展和创新的机遇。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