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记者登上“世界屋脊”2024年11月 作者:吕诺 来源:中国记者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当女记者登上“世界屋脊”
我们是一支为数不多却不断壮大的队伍,我们是一股坚韧执着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爱红装也爱武装、飒爽英姿笔作枪--据统计,1951年成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途中的新华社西藏分 ... 内容:
当女记者登上“世界屋脊”
我们是一支为数不多却不断壮大的队伍,我们是一股坚韧执着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爱红装也爱武装、飒爽英姿笔作枪--据统计,1951年成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途中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过去70多年里先后迎来40多名女记者。其中,像我一样有幸在藏工作三年以上的女记者有20多人。 当女记者登上“世界屋脊”,我们要面对性别带来的特殊挑战,也发挥着性别赋予的独有优势。我们愿像林芝的桃花,作为树的形象同松柏等伟丈夫比肩,一起用生命守护雪域高原。 01.淡化性别色彩,上阵莫辨雄雌 在青藏高原从事新闻工作,每个人都要面对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稀薄的空气、漫长的路途,以及可能要命的病痛和险境。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常常让我们谈笑间泪光闪烁。 不可否认,青藏高原上,女性有着天然的性别劣势。如执行青藏高原科考报道这样的任务,常常要深入高海拔无人区,长时间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对女性体能意志的考验尤为严酷。 其实,就连一些日常琐事,都会给女记者制造烦恼。 比如睡觉。在野外扎营,女记者要在大帐篷中搭个小帐篷,才能隔离出一间“闺房”。但野外有时没有这种“一室一厅”的条件,大家只能合住一个帐篷,钻进各自的睡袋。夜里,因高反长期失眠的我,总是吞下安眠药,听着高原呼啸的风声和帐篷里此起彼伏的鼾声,盼望睡意降临。实在睡不着就爬起来打开电脑,但往往写到天将晓,屏幕上也只有寥寥几百字。 再比如上厕所。荒山野岭总是无厕可如,“方便”这件事十分不方便。如果团队中女记者落单,那种尴尬便会加倍。像茫茫羌塘草原上往往连一棵树都没有,很难找到什么遮蔽物。明明身在无人区,却有“众目睽睽”之感。我们通常找一处土坡,女记者下车,驾驶员开车绝尘而去,过段时间再卷土重来。记得有次在营地附近,我们刚找到一处洼地,突然“嗡”的一声,一架无人机上天了,我们只好气喘吁吁地走向更远处……常常,我们要淡化性别差异,甚至忘记自己是女性。 我有两张照片,拍摄间隔不足百日,看起来却判若两人:第一张摄于援藏临行前,是在北京参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穿着剪裁合体的职业装,手捧玫瑰,淡妆微笑;第二张摄于三个月后,我素面朝天,紫唇皲裂,身着厚重臃肿的防寒服,坐在高原简陋的帐篷里专心写稿。 青藏高原像一面镜子,可以直接照见女记者本质的职业属性,透视女记者敬业、专业、职业的“原形”。 我记得由新华社总社音视频部派到西藏分社锻炼的年轻女记者张宝亢,曾跟拍进藏朝圣的外国香客,一连数日徒步冈仁波齐。高寒缺氧,步履维艰。在路上,这个爱漂亮的小姑娘为了减负甚至连防晒霜都丢弃了,却一直扛着摄像机。 在我组队报道青藏高原科考时,第一个报名的是刚出大学校门的女记者王沁鸥。出发前夜,她剪了超短发,俨然一个“帅小伙”。这个养尊处优的“90后”小姑娘,跟我一起在野外做着“朝五晚九”的高强度工作,从不叫苦叫累。后来,她在珠峰报道中徒步到海拔6500米处--那是迄今全世界女记者划下的最高刻度。 上阵即战士,何需辨雄雌。 02.善用性别特质,推动报道出新 “西藏”是当年我参加新华社笔试时的考试主题。主考官张继民老师现场讲述其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探险报道经历,让我们就此写一篇通讯。我被他现场展示的一幅照片深深吸引--那画面正是雅江畔绚烂夺目的林芝桃花。我以《桃花盛开的地方》为题成文并得了满分,幸运地成为新华社国内部当年录取的唯一女生。 十几年后,正值林芝桃花盛开时节,我带着一本《艽野尘梦》进藏工作,书中女主人公是林芝的一位奇女子--工布姑娘西原。她美丽骁勇,侠骨柔情,与“湘西王”陈渠珍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生死绝恋。 当我置身于绵延百里、汪洋恣肆的林芝桃花海,想到了西原,写下了一篇充满女性特质的《若把桃花比女子--西藏林芝桃花印象记》。 这篇小文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笔触和打破常规的新闻写作手法受到关注,还登上了文学平台。有媒体人称新华社“将散文诗加上了电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刘思扬同志将此报道作为创新案例给予肯定。这不恰恰说明女记者的书写具有独到之处吗? 有时,女性的某些特质运用于策划和写作,可以助力新闻报道的传播。 女记者心思更为细腻,视角更具温情。 例如,那年七夕,我们正随科考队追踪观测野生动物。我策划执笔了《神山圣湖孕育的精灵“情侣”--科考专家讲述青藏高原动物之“爱”》等一组特别报道,集纳了一组藏羚羊、藏野驴、黑颈鹤等高原“情侣”的照片,配上介绍这些高原精灵求偶及相伴习性的诙谐文字,充满女性表达的温暖和浪漫,既应了景,又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我同时策划了《来自第三极的七夕告白》,为17位科考队员录制了向家人告白的短片。真挚的思乡和相思之情,以及不畏艰险、忠诚奉献的家国情怀,不仅感动了队员们的家人,也打动了受众,拉近了科研人员与公众的距离。 现场采访中,得知科考队员赵亚鹏原打算完成工作任务后回去向恋人求婚,我便鼓励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我们的镜头吐露心声。短片浏览量迅速突破百万,求婚也在全网祝福中成功。 女记者感触更加敏锐,也更善于共情。 在那曲市人民医院,我们探访了一支来自辽宁的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一个个攸关生死的日子,手术室昼夜不熄的灯光,ICU惊心动魄的节奏,以及藏族同胞感恩的目光和淳朴的话语,交织成一曲曲生命的壮歌。采写那篇《生命禁区的生命礼敬--探访中国海拔最高地市级医院的援藏医疗队》时,我不止一次感动落泪。 “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孔繁森在写下这段日记9个月后,把生命献给了西藏。2019年清明之际,我在刚于林芝揭幕的全国援藏展览馆里重读此句,依然泪流成行。我把敬仰和感触写进了《雪山处处埋忠骨--全国援藏展览馆里的清明追思》。 这些含泪写下的报道,也让很多读者感动落泪。 03.不辱援藏使命,传承新华基因 常听人说:“在西藏工作,躺着都是贡献。”此话极言高原工作和环境之艰苦,但并非援藏工作的意义。 在我看来,援者,助也。唯有在他人力所不能及之处发力,在他人望而却步之时勇往直前,敢担当且有作为,方能不愧对这个“援”字。而随十八军进藏的新华社记者,血脉里自带光荣的基因。新华人的援藏是一场接力,女记者同样要拼尽全力,在自己这一棒跑出佳绩。 2017年6月,在我进藏不满三个月时,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在西藏拉萨正式启动。我主动请缨,却引发了一场争论。 当时,距科考队出发只剩下三四天时间。科考总领队最初婉拒我们随行报道,因为参与高海拔作业需要提前规划准备,更何况他们早在半年前就与另一家央媒建立了合作关系。 有同志认为,此次科考区域为藏北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如果科考队不把记者纳入保障范围,别说采访报道工作难以开展,就连人身安全都成问题。 而时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段芝璞认为,这是我国时隔40余年后,再次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性科学考察。此次科考意义重大,全球瞩目,我们不能缺位失语。 我更坚定了决心。新华社记者必须见证和推动这段历史,援藏干部必须冲锋在前。 新华社西藏分社科考报道领导小组迅速成立,段芝璞担任总指挥,举全分社之力,为做好这次报道提供保障。我作为前方报道总指挥和临时党小组组长,带队奔赴科考现场,打响了我的援藏第一仗。 从挺近羌塘到转战阿里,我们行军万里、奋战数月,在人手紧张、通信困难的情况下,不间断发回各类报道数百条,其中大量为独家新闻。我执笔的《破译“藏地密码”》《探秘“亚洲水塔”》《冰川夜话冰川情》等多篇稿件,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齐心协力,在本来处于劣势的新闻竞争中打破垄断、后来居上,以体现国社气派的报道提升青藏高原科考的能见度和影响力。 林芝市墨脱县是我国最迟通公路的县城之一。2019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将迎来全线通车六周年纪念日。我抓住这个节点策划选题,带领团队查证史料,三赴林芝、两进墨脱,深入挖掘党和政府自1961年第一次尝试为墨脱筑路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条传奇之路上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示通路给墨脱带来的巨变。 漫长的岁月里,墨脱当地所需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翻越嘎隆拉、多雄拉两座雪山运进来。背夫穿越热带雨林和皑皑雪山,绝壁深谷在侧,塌方落石不断,蚂蟥毒虫横行,气候变幻莫测,每次往返的十几天都是生死险途,上了路就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 当年的马帮故道遗迹尚存。不走上一段,怎能切身感受墨脱曾经的行路难和百姓苦?我说服了当地干部做向导,和同事周锦帅一起从背崩乡阿尼桥走进丛林,向背夫口中险途中的险途“老虎嘴”攀爬。 当晚下山,惊魂未定。我换下汗水浸透的衣衫,抖落胀裂的蚂蟥尸体,擦洗腿上的斑斑血迹,不禁痛哭。这一小段路,让我采访听来的故事变得鲜活。我仿佛看到,背夫眼睁睁望着同伴被激流吞噬时的痛心疾首,卡车跌落山崖、驾驶员重伤等死时的绝望挣扎,还有那翻山越岭要回内地过年的打工者,在嘎隆拉的风雪中倒下,冻死前点燃辛苦攒下的钞票取暖,微弱的火苗跳动,冻僵的指头颤抖,万念俱灰……我哭彼时生命之脆弱、民生之多艰,更感慨希望和奋斗之顽强伟力,赞叹世居于此的各族人民终于迎来亘古未有的命运改变。当我流着泪开始写《远去的马帮--“莲花秘境”墨脱告别“高原孤岛”之路》,越来越懂得,采访中没有一步白走的路。 04.融入民族家庭,畅叙家国情怀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曾说过:“当年选择去西藏,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面对艰苦和困难。如果我们能把艰难、历险、奉献看作是自己人生浪漫的一部分,就会自觉做好迎接艰苦和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1] 作为一名援藏接力队员,与前辈相比,与长期在藏工作的同志相比,我经历的艰险不可同日而语,我绵薄的奉献更是微不足道。而我回望高原的眼眸,将永远戴着浪漫的滤镜: --在短短100多公里的扎墨公路上,车里的我们像五颗骰子足足颠簸了6个多小时。小件行李不时从后备箱飞起,劈头盖脸砸向我们。塌方、泥石路段一个接着一个,路面上坚硬的落石竟将越野车底盘凿出了窟窿。抵达墨脱县城开始采访时,我们仿佛刚通关了一场“公路地质病害博物馆之旅”游戏。 --为了从最佳角度拍摄纳木错湖心科研工作平台全景,我们的摄影记者在登上小艇时,不慎落入40多米深的冰冷湖水,万幸穿了救生衣。大难不死,必有后劲。经过“神湖洗礼”的他如有神助,拍出更多大片。 --我们曾千里迢迢在阿里随动物保护专家观测高原野生动物。无途之途似乎永无终点,所有人的手机歌单都已被反复循环。记不清是怎样开始,两车之间通过对讲机对起歌来,歌声填满了观测的间隙。从“卓玛啦”到“葫芦娃”,大家倾尽毕生所学,直到声嘶力竭。有藏野驴在我们车旁追逐,好奇地打量着人类。而我眼中的世界,天地无垠,众生可亲。 --我们曾因发稿晚归,在漆黑的雨夜孤车陷入羌塘无人区的泥沼。我用电量即将耗尽的手机接连向邻近的三个县报警求援,但没人能定位我们的坐标。驾驶员翻出藏在车上的一柄藏刀,紧紧握在手中。我们一行三人戴上头灯,相互搀扶着徒步寻求救援。走出险境后,先抱头痛哭,又相视大笑……每每陷入对高原的回忆,总是泪湿眼眶,嘴角上扬。 那些年,我们相互支撑、共同成长,结为“生死之交”,成了异父异母异族的“亲”兄弟姐妹。 拉萨朵森格路7号院(新华社西藏分社所在地),是一个由汉、藏、蒙、回、土等多民族干部职工组成的和谐融洽的多民族大家庭,让我感受到浓浓亲情。无论中秋节、国庆节还是雪顿节,无论农历春节还是藏历新年,大家一起欢度节日,载歌载舞,快乐倍增。 忘不了我代表新华社西藏分社参加自治区歌手大赛时,各族同事组成了强大的亲友后援团,从初赛到决赛一路支持陪伴。阿佳次白和何辉两位姐姐还精确计算每一位选手的得分,拿出了积累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 忘不了我被送进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室时,新华社西藏分社领导、同事焦急守候直到我转危为安,领导为保护我的健康向我发出高海拔禁令,各族兄弟姐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 忘不了我们身着民族服装精心编排的国庆快闪,我们放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一夜爆红。 忘不了在中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段芝璞同志为我们讲授的那堂海拔5373米的党课,把“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华社西藏分社精神深深刻在我们心底。 忘不了当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倡议,号召新闻战线和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向新华社西藏分社学习,我们激动得一同跳起欢乐的锅庄……世界屋脊,让我能站在更高境界,仰望星空,俯瞰红尘;援藏经历,让我能纵马放歌,直面磨砺,笑对风霜。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2017年-2020年任新华社西藏分社总编室副总编辑)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