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短视频 >> 短视频讲坛 >> 警示片拍摄揭秘:采访“五必问”,效果会更好

警示片拍摄揭秘:采访“五必问”,效果会更好

2024年12月  作者:佘振军 冉涛  来源:新闻前哨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警示片拍摄揭秘:采访“五必问”,效果会更好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警示片采访拍摄实践,分析警示片留置对象的场所特性、人物特点、心理 ...
内容:

警示片拍摄揭秘:采访“五必问”,效果会更好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警示片采访拍摄实践,分析警示片留置对象的场所特性、人物特点、心理概况,总结出警示片留置对象采访的特点和关键之处。

  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的记者,本文作者从2016年开始涉足警示片制作,7年多以来采访过近百位留置对象。留置对象是警示片的主体,留置对象的采访是警示片最核心的元素。如何让留置对象说实话、露真情,是采访必须解决的问题。体会有“五必问”。

 

  从哪里开始?羁押当天必问

  试想一下,一般留置对象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对新接触的人是防备、抵触或至少是陌生的,他可能不愿意说,更不容易说实话。所以从哪里发问、如何让他说实话很重要。如何发问?也许可以从他的基本情况说起,可以从他的工作说起,或是从他现在的状况说起。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一般是从羁押的当天问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涉及具体事件,能够说出特定的时间、地点等元素。说具体的过程,比谈思想认识好开口。二是羁押当天是他生活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天,他印象深刻,根据实际情况,情绪容易进入。三是羁押当天的时间和地点是纪委机关精心挑选的,这是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的一点。

  比如某政法单位原一把手是5月4号被羁押的,看似很平常。但当天是青年节,他刚给单位的全体青年干警谈人生、谈理想,但走出会议室回到办公室,就被纪委干部带走,这种落差让他一生都会铭记和愧疚,自然也就有话说。

  还有省直某单位一把手,曾当过某地副市长,管过城建,对城市的大街小巷很熟悉。他说起被带到留置点的所见所感,“车窗外原本熟悉的城市一下子变得陌生、变成黑白。”有这样的一个开始,后面谈话的情绪、态度都不成问题。

  所以,选择从羁押当天发问,可能警示片中不会用,但对于我们的采访很重要,可以更快地让对象进入谈话状态,更快地展现自己的情绪。这一问,更多是功能性的。

  如何发展进行?基本案情必问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该问什么?不同的采访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问法。我们一般的做法是问基本案情。因为这类问题,是属于基本事实类的,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也是他交代过的事实,他比较清楚,而且我们可以根据他说的事实程度,来判断他的态度好坏,如果态度好,他就会详细、完整地按要求说;如果态度不好,就会遮遮掩掩,避重就轻。面对后一种情况,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想办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按他涉嫌的违法犯罪类型,询问基本案情。比如违反的“六大纪律”可以问;涉嫌犯罪的罪行可以分开问,比如涉嫌受贿、渎职、贪污等不同的罪行,尤其是主要的罪行更要问。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刚开始违纪违法的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扣错的第一粒扣子”。很多人都记得自己第一次伸手的时候,也许是一个红包,也许是一次饭局,也许是一个电话等。比如某对象回忆他第一次违纪是他在当团委副书记时,别人送他一个红包,他放在口袋里犹豫了4个月,权衡了4个月,挣扎了4个月,最终还是贪欲战胜了理智。这种细节说出来很具体、很真实。

  二是对象最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跌入深渊的事。做的这些事,可能是之前的累积,也可能是最大的一笔违纪违法资金的收取、最严重的犯罪行为等。这也可能是对象记忆中最不愿面对的事,也是他记忆最深刻的事,可以慢慢引导他说出来。

  我们在采访时,一般倾向于问最大金额的受贿。比如,我们给某单位做的警示片中,有一个官员一次受贿1000万,因为这种受贿是一对一的,他不交代,很难通过其他形式来体现,让他直接说出来是最直观的,所以在采访中,就问了这个问题。

  如何深入探究?蜕变过程必问

  在经过前面两必问的基础后,有了违纪违法事实,有了谈话的情绪,我们接下来就需要他自我反省、自我剖析的蜕变过程。这种自我反省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与前面的违纪违法事实是分不开的。

  其中,也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初心之问:他们当初入党的初心是什么,或者到一个新地方任职最初的想法是什么。一般那个时候,他们都是意气风发、想有一番作为的,这就和他之后的蜕变结果构成了一种铺垫。

  二是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犯罪的原点是什么。有贪欲、有女色、有心态失衡的、有为孩子的、有临近退休的59岁现象等等,我们要通过采访,把他走上违法犯罪最初的动因让他自己说出来。这就和之前的初心之问形成对比,形成落差。

  比如我们今年所做的警示教育片《痛悔》中,有的领导干部就把自己蜕变的原因归结于“想在省领导和机关干部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想功成名就”。我们经常说,警示片不是要说一个人有多坏,而是要说他是怎么变坏的;他变坏的教训中,有哪些是值得党员干部警醒的。在警示片的制作中,可以用解说词写,可以让办案人员分析,但如果能让对象自己说,观众的印象会更深,警示的效果会更好。

  如何深刻感性?情感痛点必问

  警示片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人、让人印象最深刻?也许有人会说是片中的某些细节,也许有人会说是对象流泪忏悔的镜头。的确,近年来我们的警示片中有不少采访对象流泪不止的片段。但警示教育不仅仅需要镜头前的哭泣,更需要他们的沉重忏悔。以黯然流泪来展示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和法纪惩处的威严震慑,这也是警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现实中,很少有对象会很自然地流泪。主要原因是:有的对象年岁到一定程度,情感已麻木;有的社会经历丰富,悲喜不会体现在脸上;有的破罐子破摔,已经无所谓;还有的是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流露真实情感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对象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的痛点必问。

  一般情感痛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人和亲情;二是自己失去的自由;三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实践中,许多人情感的最大痛点是亲情与家人,如父母、孩子、爱人等。这就需要我们在采访中有意地提到他最在意的家人,有意识地去唤醒他的亲情。他们自己说出来,让大家的印象更深刻。

  如何警示警醒?教训忠告必问

  警示片的主要目的是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典型案例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作用。留置对象一般都经过组织的培养、重用,最后被组织查处,他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如何总结自己的教训?有些什么切肤的悔恨?对以前的同事、对行使职权的干部有什么提醒?在采访后期,等梳理完他个人的违纪违法事实、剖析根源后,我们会问他有什么教训和忠告。我们采访的留置对象,会痛心疾首地讲出自己的血泪教训和推心置腹的忠告。他们现身说纪、说德、说法,可以起到震慑与警醒作用。

  对采访问题的设计与体会

  整个采访环节不仅仅是上述五问,而是围绕五问,从开始、到发展、到深入,最后到泪点,可以罗列出许多问题,问题不怕多。比如有时,对某类留置对象要准备上百个问题。当然这不是绝对数。如何做好采访问题的设计?我们的体会是一谈二看三想。

  一谈,主要是指与具体审查调查人员的座谈。一般的审查调查案件,审查调查人员与审查调查对象接触几个月甚至半年,有些特点和细节,不好通过书证材料体现,可以通过座谈,帮助我们采编人员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审查调查对象的性格特点和喜好,有助于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

  二看,就是看书面材料、书面证据等,主要包括案卷、忏悔书等。案卷就是审查调查机关通过内审和外调搜集到的事实证据,忏悔书是审查对象对自己蜕变历程的剖析。依据这两方面材料,基本可以清楚地了解审查调查对象的违纪违法事实。此外,还有审查对象在留置期间和家人的书信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

  三想,就是在采访前想好细节、想好提问角度,想好突发情况预案。要注重细节,比如对留置对象的称呼,是喊他原职务还是全名?我们建议依据办案人员惯例来,一般是老李、老王等。要注意提问角度,怎么把问题问得平和,不要高高在上或咄咄逼人;要想好突发情况预案,比如采访对象不太愿意说时怎么引导,怎么向办案人员求助等。总之,采访之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准备周全一点,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作者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警示片拍摄揭秘:采访“五必问”,效果会
· 主流媒体怎样做好新闻短视频?
· 新闻+AI短视频,效果怎么样
· 短视频视域下新闻传播行为逻辑及特点分析
· 短视频广告步入“转型期”
· 我们都“困”在了短视频里
· 短视频平台的主要变现方式
· 视听新媒体产业展现勃勃生机
· 新闻评论类短视频如何快速“出圈”
· 融媒时代电视主持人的“破圈之路”
· 以新媒体提升法制节目传播效果的探讨
· 如何拍好农村新风貌短视频?

推荐 . . .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严继勋:《四川观察》原创短视频部主编、内容创意总监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聚焦媒体融合拥抱智慧电视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电视媒体如何走进5G时代

相关 . . .

· 短视频新闻的特点、问题及提升策略
· 采访中记者的注意力、站姿、穿着及其它
·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短视频时代,是个什么时代?
· “微”我所用:交通广播节目微信运用的探
· 用独特视角展现信仰的力量--纪录片《誓言
· 《青盲》遍地酷刑引争议 导演坚持“严刑
· 梦想·故事·惊喜——《中国梦想秀》的成
· 电视媒体“Vlog+新闻”的创新应用与问题
· 对电视传播中的“爱丑之欲”的文化反思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