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致远 共谋新闻摄影理论新未来2024年12月 作者:李旻晖 来源:人民摄影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笃行致远 共谋新闻摄影理论新未来
12月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是第九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会自去年年底换届以来召开的首次工作会议。参 ... 内容:
笃行致远 共谋新闻摄影理论新未来
12月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是第九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会自去年年底换届以来召开的首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江西日报社副总编辑桂榕,天津市新闻摄影学会会长王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悦,贵州师范学院教授杨俊波,新华社摄影部高级编辑鲁鹏,重庆日报—视觉图库(重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嵩,人民摄影报社采编中心副主任李旻晖等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共同研讨如何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与新闻教育相结合,从而助力党的新闻事业、新闻教育和新闻摄影工作的未来发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祁小龙主持会议。 本报记者 李旻晖
用理论指导实践 用思想驱动快门
献计献策,助力新闻摄影理论与学术发展 任悦结合当下高校的摄影教育现状指出,在短视频时代,一些人偏见地认为新闻摄影不再重要。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了解现在主流媒体的工作,接受的大都是网络碎片化内容。因此把新闻摄影理论加入到新闻摄影教学中非常必要。今后会把新闻摄影实践中好的案例,包括中国新闻奖,人民摄影“金镜头”奖的内容加入到新闻摄影教学中,从而达到学界与业界的沟通和合作。 杨俊波根据自己在业界和高校都曾工作过的经历提出,今后会把新闻摄影实践融入到课程当中。也希望学会能为高校新闻学子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作品和新闻摄影实践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新闻摄影水平。 鲁鹏表示,通过自身工作经历,发现现在既有业界现实层面的反映,也有学界理论深层次的思考,两者都有自身发展的难点。今后可以利用学会这个平台,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一方面加强人员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联通,一方面加强资源的打通。利用彼此自身固有的优势资源,互相借力,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困难,还可以获得更多现实资源的加持。 刘嵩谈到新时代如何培养摄影人才时说,现在青年摄影人创作常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创作思维和理念都不够成熟。因此要想拍出优秀的作品,还需要持续加大新闻摄影培训和再教育。同时也要给青年摄影人一个好的创作环境。 李旻晖建议今后能否不定期地组织研讨当前在新闻一线的优秀摄影记者的作品,以探讨作品内容的形式展开新闻摄影理论的学习。既为记者们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以通过研讨的方式促进新闻摄影理论水平的发展。同时她表示,多年来,人民摄影报社对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及参与的重大新闻摄影活动及新闻摄影理论活动都及时进行了重点报道。今后,人民摄影将一如既往,成为中国新闻摄影理论学习和宣传强有力的阵地。 会上,理论与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献计献策,对于当下新闻摄影理论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可行性建议。 用理论指导新闻实践,加强新闻摄影培训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表示: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无论如何变化,都是内容为王。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必须要用理论来指导新闻摄影实践。学会明年的工作重点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再培训,重视培训就是重视人才。理论工作很重要,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一定要提高。他希望新闻摄影理论与学术委员会未来要组织学术活动,推动新闻摄影改革,通过摄影作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新闻质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一直重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新闻摄影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在第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时任会长蒋齐生就说过,“把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当作新闻摄影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烈火中就已经开始了”。198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组织委员会在吉林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在发展首批个人会员时,要求个人除了在全国影展和省级以上单位评选中获奖以外,还必须有一篇关于新闻摄影理论或采编经验的研究文章,在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有两篇论文入选者,才可以破格发展为会员。这一系列举措,把新闻摄影推向了新高度。1990年,在银川召开的首届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穆青、蒋齐生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摄影理念,引起了全国性评论和理论研究热潮。随即,人民摄影报社组织理论探讨,大胆开展争论评论,成为中国摄影界实践和理论探讨的主阵地。今年4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红船起航地嘉兴举办了新闻摄影研讨会,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新质生产力,寓意着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再次扬帆起航。 会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祁小龙表示,1983年10月,第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就是在天津召开的。而新一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领导班子成立并重启各专业委员会工作以来,第一次新闻摄影理论工作会恰好也在天津召开。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创中国新闻摄影理论与学术研究发展新格局。 用思想驱动快门,用镜头讲述时代故事 会议期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论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新闻摄影学会领导、天津市摄影家协会、天津市体育摄影协会以及各区摄影协会的领导和代表、新华社天津分社等驻津新闻单位、海河传媒中心等天津市媒体的新闻摄影部门领导、各区县融媒体中心领导和一线摄影记者、天津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共同聆听了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作题为《用思想驱动快门》的学术报告。 兰红光结合自己四十年的新闻摄影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拍摄案例,强调了思想在新闻摄影中的重要性。他强调,思想比技术和设备更重要,没有思想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兰红光表示,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全民摄影时代,赋予新闻摄影新的定位,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无论何时,新闻摄影都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一环。他认为,摄影记者要有把自己的照片变“厚”的能力,要在挖掘思想上下功夫,千万不能把新闻摄影报道做成图解式的产品说明书。“同一个事件、同样的场景,总有一张照片能够脱颖而出。”兰红光鼓励专业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新闻学院的同学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用镜头记录和讲述时代故事。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