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煮酒 >> 2025中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2025中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2025年01月  作者:曹月娟 曹凡  来源:中国报业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2025中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 ...
内容:

2025中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为我国报业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适应当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迫切需要。展望2025年,在传媒生态重构、传播主体多元、信息传播过载的环境下,中国报业将在重构生产机制、拓宽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内容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不断发力。

  深化技术引领,重构生产机制

  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报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改变传媒行业的传统工作方式和内容生产流程。报业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新闻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动画等形式呈现,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写作,快速生成基于数据和应用模板的新闻稿件,提高内容生产效率。报业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打造移动客户端等数字平台,实现内容多终端同步发布,突破时空限制,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重要传播渠道,借助微博、微信等的社交属性,报业与读者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增强读者黏性,提升品牌知名度。例如,大众报业集团通过AI辅助采编人员快速生成稿件,聚合生成气象、股市、油价等民生新闻产品,并全新上线AI+频道,推出符合年轻用户需求的AI创意产品。

  伴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的出现,报业正努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媒体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报业将继续拥抱技术变革,推动媒体数智化发展,全方位多维度重构新闻生产机制,形成报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深圳报业集团持续利用技术赋能内容生产,比如旗下读特客户端出品的《用AI读政府工作报告,看深圳“新”意满满》AI共创海报、AI数据视频《“一”往无前》,以AI技术应用提升内容表现力和传播张力。一些报业集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转型,进行内容生产的智能化探索,引发了报业生产机制与专业体系变革。例如,中国日报、新华社、川观新闻等机构纷纷推出虚拟数字记者,搭建全程数字化生产体系。上海报业集团着力构建 AI 超级平台,致力于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新闻生产采编流程,为创意策划、内容生产、内容传播、数据分析以及商业运营等提供全链路支撑。相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报业在这方面的探索将持续进行。

  重塑组织架构,拓展经营新模式

  近年来,由于媒体生态重构,传统经营业务萎缩,竞争赛道改变,报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成为报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报业集团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方式,打破传统的发行、广告等部门设置,优化组织架构,以此提升自身应变能力。如华龙网基于“内容+技术+运营”的战略实施路径,推出“News+VIP”全链条服务生态图谱,涵盖新闻服务、视频服务、技术服务、舆情服务四大主力板块,并辅以互联网产业、垂直行业等板块,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化会战”,进一步突出核心主业、打造核心优势。同时,不断重构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新体制机制,在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向平台化、生态化转型。例如,澎湃新闻不仅完成了采编团队建制的全面互联网转移,更打造了以湃客、澎友圈、澎湃号等为主导的PUGC(专业记者+用户制作内容)生产模式,从而达成内容生产的全流程平台化,构建了适合平台化生产的组织结构。随着平台经济深入渗透和技术变革,报业需实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升级,以及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

  近年来,一些报社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路径,如南方都市报以“产业+”增产增收,以“产品+”持续创收,以“整合+”串联资源,打造“中国智媒营销大会”品牌IP。一些报业集团则通过“媒体+”开拓营收方式,实施“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一体化发展战略。如作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全资电商平台,长江严选自主研发了独有的“品牌+传播+销售”一体化传媒电商平台。上海报业集团携手江苏银行,利用“文化传媒+”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产生新动能。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美置服务沪苏区域构建“传媒+物业”的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惠民政策,强化党建工作引领作用,促进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报业经营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是我国报业未来发展立足点之一。

  构建评价体系,强化传播效能

  构建全媒体传播评价体系,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目标。为此,报业积极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效果导向、聚力原创精品。通过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与示范效应的产品,以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等多维指标为参考,以内容传播效果为最终评判标准,精准把握社会舆论热点与公众关切焦点,成为报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一些报业集团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支撑,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阅读量、转发量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挖掘,获取用户行为数据与兴趣偏好等,实现对内容传播效果和用户满意度的精准量化与评估,为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调整提供依据,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度量衡”和“指挥棒”的作用。例如,解放日报社围绕传播力和影响力两个核心指标建立统一考核平台,优化“岗位底酬+奖励稿酬”考核制度,根据“原创精品”和“传播力”系数形成合理的权重比例,有效激励了采编人员积极性。通过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与趋势,主流媒体能够及时调整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实现信息精准传播和全媒体矩阵覆盖,成为大部分报业集团的选择,但目前报业真正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平台还不多见。反之,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全媒体矩阵覆盖可能带来资源浪费,造成集团内部平台与平台、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不必要的竞争。因此,一些报业集团努力构建全媒体融合传播评价体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比如,大众报业集团建立传播力提升反馈评价机制,按照内容产品传播力、主题报道媒体矩阵传播力、直播及活动传播力、频道及栏目传播力、客户端及商业平台账号传播力、“大众号”传播力六大类别,分别设置大流量传播日榜、周榜、月榜,并进行即时奖励。未来,报业集团将进一步依据自身发展优势,制定合理性、指导性、应用性评价体系,进行架构调整、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壮大主流声音,打造内容品牌

  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报业必须抢占舆论主阵地,传播主流声音,彰显主流价值,掌握舆论话语权。同时,要坚持“群众路线”,积极践行“四力”,站在人民的立场,倾听人民的声音,讲述人民的故事。如湖南日报社自2017年起聚焦年轻村民龙金彪脱贫之后的故事,精心打造了融媒体作品《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深度整合“受众的需求与主流媒体的供给”,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与高效对接。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报业集团应不断提升精品意识,集中优势资源发力重大事件报道、深度专题策划,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品牌化趋势愈发凸显。一些报业集团根据自身定位,塑造独特的内容品牌,打造竞争优势。通过内容品牌化使精品内容实现跨平台传播,精准触达用户。无论技术手段、媒介形态、传播场景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是报业坚守的原则。例如,新华日报推出“新华时论”等一系列重要评论专栏,构建了评论矩阵,提升了内容品质。同时,加快IP建设,塑造有辨识度的品牌,这对于报业集团融合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不少报业集团积极探索将核心内容品牌化、IP化,并以此为支点,激发高质量内容生产。品牌IP是媒体的个性标签,当大众与IP产生共鸣时,会形成情感连接。一些报业集团在已有品牌基础上,不断向上下游延伸,进一步布局内容生产、加工、审核、版权等领域,扩大媒体声量,扩圈突围。例如,澎湃新闻采取“持续创新内容产品IP矩阵,持续迭代创作能力IT支撑”的“双I”策略,围绕内容生产和应用场景需求,以持续创新内容产品IP为抓手,以持续迭代标准生产IP支撑为引擎,打造内容影响力。与此同时,AI技术不断赋能品牌IP运营。例如,每日经济新闻借助AI技术,探索“AI+个人IP”模式,通过打造个人IP,将细分垂类内容做深、做透,塑造风格化IP。

  重视人才培养,落实激励机制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人才培养不仅是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也是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一些报业集团高度重视全媒体人才培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努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支与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如上海报业集团深化采编职务序列改革,用好既有制度,为骨干采编人员提供包括开设工作室、孵化个人IP等在内的各类支持,助力更多优秀人才成长。不少报业集团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培训互动机制,以及与知名院校、知名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等,不断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AIGC创业培训基地,专注于培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青年人才对AI技术的学习与使用。深圳报业集团开展“雏鹰、战鹰、猎鹰、群鹰”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上海报业集团首创“上报融媒学院”,锚定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数字经济、文创产业等重点领域,展开重点人才培养。

  但与此同时,报业集团也面临着“人才留不住、管不好”的现实困境,对此,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成为关键。一些报业集团对人才考核标准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完善对于人才的绩效评价制度。如大众报业集团围绕党团建设、内容生产、经营绩效、管理服务等工作分别制定考核办法,加大对重点工作的考核力度。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以效率和效益考核为中心的互联网绩效评价体系,突出移动优先,实行全要素考核、全资源考核、全平台考核,考核结果同个人利益和个人成长挂钩。报业构建激励机制努力向优秀人才倾斜,认可并奖励那些具备创新思维、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的传媒人才,激发其创作热情与潜能,为媒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报业推进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体制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在数智技术的强劲推动下,如何通过系统性变革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所在。

  (作者:曹月娟,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曹凡,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2025中国报业发展新趋势
·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30年跟踪报道,见证
· 面对深度伪造,主流媒体如何构建“真实性
· 智能传播时代,是“造高铁”还是“坐高铁
· 说唱的风也吹到新闻了?你怎么看
· 如何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2025年媒体新年献词,你喜欢哪家?
· 二0二五年、二零二五年?别出错!
· 记者们的新年愿望竟然是......
· 朱婷怒怼记者,谁该反思?
· 在喻国明被声讨后的诊断:学术期刊生态,
· 什么报道?五省市都下水了

推荐 . .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相关 . . .

· 记者这些有趣的称呼,您了解多少?
· 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是有技巧的
· 专题报道五大类有哪些?
· 新闻采访的八种方式,你用过几种?
· 动画新闻的类型、制作原则与流程
· 遇突发事件怎样应对?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解析
· 融媒体和新媒体有什么区别
· 案件报道中,如何用好化名、隐名?
· 全国新闻人最高奖为何叫“长江韬奋奖”?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