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地震灾区采访,要注意啥?2025年01月 作者:陈湘 来源:传媒茶话会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去西藏地震灾区采访,要注意啥?
导 读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媒体人迅速赶往震区报道。
在高海拔、极寒天气、余震频发的环境下,媒体人前往 ... 内容:
去西藏地震灾区采访,要注意啥?
导 读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媒体人迅速赶往震区报道。 在高海拔、极寒天气、余震频发的环境下,媒体人前往西藏地震灾区采访,该准备哪些必备物资?又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一、健康篇 西藏地震灾区,环境复杂多变,不仅面临着余震频发,还伴随着高原反应和四处散落的尖锐物体。因此,首要原则是要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在高原地区,大家首要注意的就是高原反应。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出现了高反呢? 如果你出现了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失眠、嗜睡、微烧等情况就要注意了,很可能已经出现了轻度的高反,这时候就需要向专业人员求助。 那如何预防或者减少高反呢? 1.进藏后不要进行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如果气喘就进行深呼吸; 2.进藏第一天不要洗头洗澡,因为会加速血液循环,会消耗更多的氧量; 3.准备高原安、红景天口服液等抗高反的药品; 4.注意防风保暖,早晚温差大,谨防感冒,感冒后会加重高反; 5.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6.合理安排行程,不要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同时,建议携带便携式的氧气瓶。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如头痛、气喘、乏力等症状,可以立即使用便携式氧气瓶进行自我救助,及时补充氧气,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稳定。 还要保存体力。为了补充能量、盐分,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甜咸食物,葡萄糖也可以备着。 此外,大家还可以备上一些常用药,比如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二、保暖篇 在高寒地区执行报道任务,保暖工作是绝对重要的。媒体人绝对要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应对极端天气。 1.暖手宝 定日县是高原、极寒地区,一位常年在西藏工作的记者告诉我们,建议记者外出采访时可以带上下图所示的这类暖手宝,不仅方便,还非常保暖。 2.冲锋衣 想要防风保暖,要穿冲锋衣。在这种极寒天气下,一般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已略显逊色。 3.帽子 在高海拔地区,头部保暖非常重要,记得准备大帽檐的帽子,既防风保暖还防晒。 4.墨镜 高原地区紫外线较强,可以备一副墨镜,保护眼睛。 还需注意,建议衣服鞋袜尽量不要带纯棉的!因为棉制品吸水性强、不易干燥,记者在长期采访且遇到严寒低温时,容易“寒上加寒”。
三、设备篇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该地区平均海拔约4259米。查询当地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为7℃,而最低气温多为-15℃,日夜均处于严寒低温状态。 1.多备充电宝,确保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在这种极端低温天气下,媒体采访所用的电子设备耗电速度会大大加快,同时震区充电设施有限,充电困难。因此,建议前往震区的媒体人务必多携带几个充电宝,以确保电子采访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有媒体同行建议,也可以携带一个带USB插口的插排,再多带几根数据线,这样在有电的地方可以随时充电,保证设备处于满电状态。 2.保持设备的干燥,防止漏电 在寒冷且潮湿的环境下,电子设备的绝缘材料性能容易受损,导致绝缘性下降,从而增加漏电的风险。 建议媒体同行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设备的干燥,避免将其存放在雪地等潮湿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设备前后要注意及时关闭电源,以确保安全。 需要注意!西藏很多地区都禁飞无人机,如媒体需使用无人机要了解相关政策。 最后,提醒大家,在高海拔震区采访,千万不要逞能,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采访。目前还有余震突发的可能,不熟悉房屋安全情况的时候,尽量不要单独到坍塌处探访,一旦遇到困难,更是无人施救,建议穿戴防护装备,跟着有救援经验的救援队一同前往。 衷心祈愿每一位奔赴地震灾区现场的媒体朋友,在及时传递灾区信息的同时,务必铭记安全第一,确保自身安全无虞。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