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媒体 >> 网络 >> AI能以假乱真吗?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AI能以假乱真吗?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2025年01月  作者:胡炜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AI能以假乱真吗?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在当下,AI创作正是风口,不少媒体人担心有人利用AI生成(伪造)新闻现场照片甚至视频。果然,怕什么就来什么:   近日,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地震灾害 ...
内容:

AI能以假乱真吗?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在当下,AI创作正是风口,不少媒体人担心有人利用AI生成(伪造)新闻现场照片甚至视频。果然,怕什么就来什么:

  近日,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地震灾害牵动人心,就在大家为灾区揪心、全力救援之时,一些AI生成的虚假影像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误导。

  01

  AI虚假影像趁灾“作乱”

  近日,一张“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在网络疯传,图中小男孩的眼神中充满恐惧与无助,令网友看到后心疼不已,纷纷转发。

  然而,后经核实,这竟是由AI生成的图片,其最初是由名为“AI小芭芘”的账号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并声明是AI创作。如今却被别有用心之人与此次日喀则地震关联,赚取流量与关注。

  在信息传播中,影像具有独特的力量,它能够直观、生动地传达信息和情感,深刻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绪,其作用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尤其当画面聚焦在单一受害者时,非常容易调动人们的同情心,引发情感共鸣,像大家熟悉的普利策奖作品《战火中的女孩》,在那个年代就激起过无数年轻人的反战情绪;中国摄影师解海龙的《大眼女孩》照片,让希望工程深入人心。

  曾经,人们相信“有图有真相”,然而随着AI图像生成工具的普及,即便是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普通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批量产出虚假影像,其在全球范围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新闻和信息传播领域,几乎全面入侵。

  去年9月美国遭遇飓风灾害时,一张AI生成的“飓风中紧抱小狗的女孩”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引发轩然大波。

  造假者深谙网络传播之道,抓住大众对灾难的同情心与好奇心,编造吸睛标题、文案,将虚假影像广泛散播,以骗取流量、博人眼球,隐患巨大。

  扰乱救援布局

  这些AI虚假影像,如同团团迷雾,严重误导公众对灾情的认知。许多网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纷纷转发,使得虚假信息呈病毒式扩散。救援部署、物资调配、医护服务等工作都可能因为这些虚假信息的误导发生错配,使真正需要救援的地区和人员得不到及时救助。

  加剧心理创伤

  遭受家园损毁、亲人离散之痛的受灾群众,心灵极度哀痛和脆弱,而虚假影像的流传,让灾难成了博眼球的工具,这无异于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他们可能因此对救援、对社会的善意产生怀疑和抵触,对于后续的心理重建和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动摇社会信任

  虚假影像频繁出现,使得公众陷入信息真实性的迷茫。尤其在多次被虚假信息“愚弄”后,对各类信息的信任度直线下降,无论是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分享,还是公益求助信息,人们都会心存疑虑,不再敢轻易相信。长此以往,社会信任体系将逐渐崩塌,最终导致社会秩序紊乱。

  02

  识别AI造假有妙招

  面对AI造假影像的肆虐,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至关重要。

  其实,虽然AI虚假影像越来越逼真,但并非毫无缺陷。

  首先可以观察人物表情。AI生成的人物常表情僵硬、不自然,眼神空洞无神,缺乏真实情感流露;人物的面部边缘可能存在模糊、拼接痕迹,与周围环境过渡不自然等。

  其次可以仔细观察人物的手指、牙齿、眼睛、头发等细节部位。目前AI在处理手部等细节时最容易出错,如出现多指、少指或手指比例失调、形状怪异等现象,前文地震图片里小男孩的手指有6根,就是这类AI图片的典型缺陷。

  另外,背景元素也能暴露问题,AI生成的背景往往拼凑痕迹明显,有时会出现重复图案、模糊虚化过度,或与前景主体光影、风格不搭等问题。

  03

  多管齐下守护信息真实

  随着AI技术迭代,造假愈发逼真,单纯靠肉眼识别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需要发挥各方力量,借助专业工具与技术,多管齐下,守护信息真实性。

  平台责任扛起来

  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内容审核的重任。

  可以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文本分析技术,对用户上传信息进行精准筛查,一旦发现疑似AI生成内容,立即标记、核实。对于故意传播虚假影像、误导公众的账号,绝不姑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流、封禁等处罚,斩断虚假信息传播链。同时,优化举报机制,简化流程,鼓励用户积极举报虚假信息,对查证属实的举报人给予奖励,激发公众参与打假热情,进行全民防控,让虚假影像无处遁形。

  法律监管强起来

  法律是打击AI虚假影像的有力武器。

  立法部门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造假行为的法律界定、责任主体与惩处标准。对于编造、传播虚假灾情影像造成社会恐慌、阻碍救援等严重后果的,依法从重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威慑。

  相关部门在现有法律体系内对编造、传播虚假灾情信息者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如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编造、传播虚假灾情信息者予以行政拘留、罚款;情节恶劣触犯《刑法》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论处,让不法分子为其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守护信息传播净土。

  公众意识提起来

  公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神经末梢”,在网络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守护信息的真实性,那么提升公众的辨别力与媒介素养就至关重要。

  日常通过科普宣传、案例剖析等形式,普及AI知识与造假识别技巧,让大家了解AI造假“套路”,提高对虚假信息和影像的辨别力,提升媒介素养,注意辨别信源的可靠性。面对海量信息,尤其是涉及灾情、疫情等重大事件时,优先关注官方发布或权威媒体的内容,保持冷静理性,不盲目跟风转发,让虚假影像失去滋生土壤,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与真实信息环境。

  在日喀则地震这场严峻考验中,AI虚假影像的出现,给救灾与社会稳定带来极大挑战。抵制AI虚假影像,需全社会携手,平台、法律、公众各尽其责,用技术、规则、意识筑牢防线,让虚假影像无处遁形。

  同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已经广泛融入人类工作生活中的AI,也能为救灾助力,如智能灾情分析、救援路径规划等,我们应该用开放和理性包容的心态积极拥抱AI,一同努力,驯服这匹“烈马”,为社会治理、守护真相注入更多正向的力量,共同创造真实、温暖、可信的网络信息家园。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AI能以假乱真吗?媒体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 图片编辑如何识别AI假照片
· 央视新闻怎么用AI做视频?我们要到了干货
· 全国地市级城市中,融媒体中心挂牌数量占
· 2024年回顾:中国网络舆情的“两个战场”
· 北京台总编辑徐滔:广电人要热血不凉,做
· 这些发展关键点,县级融媒怎么破?
· “张文宏”深夜带货?本人都想报警
· 你会用事实说话吗?
· 你被AI生成的假新闻骗过吗?起底AI造谣乱
· 透视“电子奸臣”走红背后的舆论心态
· 阅读量少到一个人的媒体该关停了

推荐 . . .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图文 企事业新闻宣传报道与舆情应对高研班直播课圆满结束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2021优秀融媒体作品征集推选投票活动开始啦!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政及融媒体专家

相关 . . .

· 凤凰网(www.ifeng.com)
· 网络媒体的新闻资质问题
· 林景新:著名危机与舆情管理专家
· 一个网站编辑MM的年终总结
· 人民日报海外版:5G呼唤"杀手级应用"
· 顾勇华: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著名的思
· 广电新媒体禁用词汇总
· 盗墓文学作品兴起的原因及问题现状分析
· 何加正: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有前途吗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