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校稿件,AI生成的回答靠谱吗?2025年04月 作者:田娜 来源:木铎书声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审校稿件,AI生成的回答靠谱吗?
原标题丨审校稿件,AI生成的回答靠谱吗? ——以“金融危机用爆发还是暴发”为例
金融危机用“爆发”还是“暴发”?笔者在审稿时,通常将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权威语料 ... 内容:
审校稿件,AI生成的回答靠谱吗?
原标题丨审校稿件,AI生成的回答靠谱吗? ——以“金融危机用爆发还是暴发”为例
金融危机用“爆发”还是“暴发”?笔者在审稿时,通常将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权威语料库,新华社发稿使用的是“爆发”一词,作为日常的审稿过程一般也就止步于此。 但近来,随着AI的火爆,笔者也好奇AI的回答是怎样的。不同的AI平台,给出答案是否会有不同。有什么样的不同?本文是笔者进行一个有趣尝试的总结。怎样运用AI赋能编辑加工工作。希望广大编辑老师对这一话题展开更为广泛的探讨。 先看《现代汉语词典》对两词的解释。 两词都有“突然发作”的释义,“暴发”一词给的例子是自然灾害,而“爆发”一词还多了一个“(事变)突然发生”的意思。 01 ChatGPT平台 在这里,“暴发”“爆发”都可以用来描述金融危机的开始或爆发。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互换使用,但略有语义差别。 暴发: 通常指突然发生,可能意味着事件或情况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后在某一时刻突然达到顶点或爆发出来。描述金融危机“暴发”可能意味着危机在某种度上已经存在,但某一时刻变得明显并引发了更广泛的注意或影响。 爆发:也指突然发生,可能伴随着突然的大规模或情况的爆发。描述金融危机为“爆发”可能意味着危机在某个时间点突然爆发,暗示危机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恶化或扩散。 在许多情况下,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而不会改变句子的义,但选择哪个词取决于你想要强调的语气和上文。 笔者使用的是镜像网站提供的3.5版。根据回答,编辑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进行用词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回答认为危机已经存在但某一时刻变得明显并引起注意或影响时用“暴发”。 02 Kimi平台 在中文语境中,“金融危机”通常与“爆发”这个词搭配使用,表示经济领域的危机突然发生并迅速扩散。“爆发”一词强调的是事件的突发性和强烈性。而“暴发”一般用于形容自然灾害或疾病等的突然发生,但在日常使用中,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不过,按照标准用法,“金融危机”应该用“爆发”。 回答符合《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回答比较精练,并无太多发挥的内容。 03 文心一言 在描述“金融危机”时,更恰当的用词是“爆发”。 “爆发”通常用于描述某种强烈、突然且大规模的事件或现象,如战争、革命、疾病、火山爆发等。在金融领域,当市场出现严重的不稳定,导致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倒闭、信贷紧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时,我们称之为“金融危机爆发”。 而“暴发”则更多地与突然发生的、短暂且局部的现象相关联,如“山洪暴发”“疫情暴发”等。它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并达到高峰,但可能持续时间不长或影响范围有限。 因此,在描述金融危机这种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且后果严重的事件时,使用“爆发”更为准确和恰当。 这一回答对词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释。 04 讯飞星火的回答 “爆发”和“暴发”这两个词在字源、历史演变以及现代用法等方面存在区别。以下是具体分析: 字源 爆:该字火字旁,与火相关的自然现象如火山活动,常用“爆发”。 暴:该字强调速度和突然性,适合描述快速而突然的事件,如洪水的“暴发”。 历史演变 爆发:该词在1937年的《国语辞典》中已有“突然发作”的含义,并随时间发展,含义有所变化。 暴发:该词在1937年仅指“忽然发迹”,直到1978年的《现代汉语词典》才有了“突然发作”的词义。 现代用法 爆发:该词用于火山、战争、重大事件等,侧重于剧烈和数量激增的场景。 暴发:该词用于洪水、传染病等,侧重于快速、短时间的感觉。 专家建议 爆发:在描述如金融危机这类重大事件时,使用“爆发”更为传统且专业。 暴发:在描述自然灾害如洪水或疾病流行时,使用“暴发”更符合社会规范。 语言发展趋势 爆发:该词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其传统和权威的用法。 暴发:该词作为后起之秀,在某些场合下逐渐被接受,尤其在非正式语境中。 语义侧重点 爆发:该词强调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的剧烈变化。 暴发:该词强调事件的快速和突然性。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考虑事件的自然属性,是否与火相关; 考虑事件的社会影响,是否属于重大事件; 考虑语境的正式程度,专业文献还是日常交流; 注意语言的发展变化,保持对新用法的敏感性; 避免在重要考试或正式文件中使用可能引起争议的词汇。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事件,更适合使用“爆发”来描述。这不仅因为它涉及的是从少到多的剧烈变化,也因为“爆发”在描述重大事件上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结尾还给了4篇文章作为参考。生成的回答是一个聚合的集成,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个链接,可以转到讨论相关问题的各类网页,有官方媒体,也有自媒体。相当于就这个问题写了个还算是很有逻辑的小论文,从字源、历史演变、语言用法等多方面进行阐释。 总 结 除了ChatGPT提到了危机某种程度已经存在这一情况,需要联系语境来进行词语的选用,其余的国内开发的AI平台基本上认为金融危机用“爆发”。通过上述对比也可以发现各大平台生成内容的特点,在审校稿件时,编辑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用。同时,也可以在其他图书出版生产环节应用AI这一新兴工具赋能我们的工作。在编辑工作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运用AI,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交流。 单位丨吉林大学出版社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