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都会出错!新媒体稿件如何准确表述前任领导的职务?2025年04月 作者:过鸿 来源:过鸿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央媒都会出错!新媒体稿件如何准确表述前任领导的职务?
新媒体平台对于前任领导职务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规范,经常会比较混乱,甚至自相矛盾。有两个表述,颇值得玩味。
“人民网江苏”公众号在报 ... 内容:
央媒都会出错!新媒体稿件如何准确表述前任领导的职务?
新媒体平台对于前任领导职务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规范,经常会比较混乱,甚至自相矛盾。有两个表述,颇值得玩味。 “人民网江苏”公众号在报道“左军案”宣判时,标题是这样写:江苏灌云县委原书记左军,被判十三年。 如此表述,显然是相对准确的。 但“人民网江苏”视频号的报道,标题却写成了:江苏灌云原县委书记左军,一审获刑十三年。 原县委书记和县委原书记,所有字都完全一样,只是“原”字的位置不一样,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原县委书记,给人感觉是原来的县委的书记,县委是两个不同的县委;县委原书记,则明确了是县委的原来的书记,县委还是那个县委。 由此可以看出,表述前任领导的职务时,“原”字尽可能放在具体职务前,而不宜放在单位前。 有时候遇到两个甚至多个职务并行,也要加两个或多个“原”字。 以“上海法学会”公众号援引上海政法学院官微,推送的一则报道为例: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崔亚东,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章华,原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司法局局长缪晓宝,原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江江等上海市政法系统领导;……出席了上海政法学院建校35周年发展大会。 这里的两个“原”字使用,就值得商榷。 “原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司法局局长缪晓宝”,应改为:上海市政协原常委、上海市司法局原局长缪晓宝。否则,读者会误以为缪晓宝是现任局长。 “原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江江”,应改为: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原副书记、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原书记刘江江。否则,读者同样会误以为刘江江是现任书记。 当然,新媒体稿件的严谨性,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人民日报》2015年转发某公号报道“新一轮官员辞职现象透析”时,这样写道: 7月,原浦东新区副区长丁磊离职,其后,他在微博上表示已加入乐视公司。3月19日,原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卫明离职,有报道称,他离职后赴海外留学。 文中的两个“原”字,位置都用错了。原浦东新区,会让人误以为浦东新区现在不存在了。后一个人卫明的职务,则应表述为:浦东新区区委原常委、原副区长。 考虑到这篇报道,是在公号兴起不久的近十年前,很多表述尚未规范,也就情有可原了。现在的《人民日报》公号上,类似的错误表述不大见到。 另一个表述前任领导的词,叫“时任”,强调的某人是特定时间段担任某种领导职务。比如新华社公号刊载《吴邦国同志生平照片》时,用的说明文字: 1994年3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同志在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全团会议上。 还有一个“前”字,之前的,用在职务上,强调现在不再担任。比如新华社报道基辛格去世时,这样说: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总之,新媒体编辑审稿时,一定要常推敲,多注意核实,有时候多积累些基本的政务和社会常识,对职务的准确表述也很有帮助。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