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称谓怎么写?12条避坑指南,新媒体小编必收!2025年04月 作者: 来源:过鸿 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领导称谓怎么写?12条避坑指南,新媒体小编必收!
编者按:
称谓写错领导职务,轻则闹笑话,重则犯错误!你是否曾在新闻稿中把“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顺序写反?是否因漏写一个“副”字让领导尴尬 ... 内容:
领导称谓怎么写?12条避坑指南,新媒体小编必收! 编者按: 称谓写错领导职务,轻则闹笑话,重则犯错误!你是否曾在新闻稿中把“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顺序写反?是否因漏写一个“副”字让领导尴尬?新媒体时代,规范用语更显专业。本文梳理了12条领导职务表述的“避坑铁律”,从标点细节到职务排序,从副职称谓到职称规范,帮你一次性扫雷!无论是机关笔杆子,还是新媒体小编,这篇指南都能让你告别低级错误,写稿不再“瑟瑟发抖”。速速收藏,转发需谨慎——毕竟,你的同事可能也需要! 1、职务通常写在姓名之前,不写在姓名之后。如:震旦大学校长木力,不说“震旦大学木力校长”;淮海省发改委主任王黄峰,不说“淮海省发改委王黄峰主任”。 2、同一篇报道里职务称谓一般只出现一次,下文再出现时直接称呼领导姓名。一篇新闻稿里,不宜重复介绍领导的职务。 3、领导职务注意使用书面表述,而不用口头表述。凡涉及领导职务的表述,不宜用“领导姓+职务”,或“领导名后两字+职务”。如:李书记、张主席、建华市长……都是不规范的称谓。 4、一人身兼多职,尤其是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平级时一般先报道党内职务。如:申城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听,不说申城机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听。 5、领导姓名后一般不加同志,除非任免、讣告等报道。党内互称同志,是党的优良传统。但在新闻报道里,称同志未必合适。比如,凯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强同志,“同志”二字就是多余的。 6、多位领导出席的会议活动,分别涉及单个职务、多个职务的,标点使用要规范。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牛大壮,副市长李铜柱”,这两人之间就要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否则职务变成一锅粥了。 7、既报道领导职务又提及个人荣誉、职称、军衔等,一般职务在姓名之前,职称等在姓名之后。如:东南交通大学校长王如意教授、京海警备区司令员万胜利少将,就相对规范。 8、同时报道领导多个职务时,遵循“先高后低”原则:级别高的职务在前,级别低的职务在后。如: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朱达建,不说“市委统战部部长、副书记朱达建”;省妇联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向翠花,不说“省妇联机关党委书记、副主席向翠花”。 9、介绍领导原任职务时,一般“原”字加在单位名称和职务之间,而不加在单位名称之前,如原来单位撤销的,则可前移,加在单位名称之前。比如,花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黎明,不说“原花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黎明”,除非花山市建制已撤销。 10、领导职务表述要完整,不能遗漏某一级别的职务。比如,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处长刘钱慧,此处显然少了处的名称,应补上,比如风景名胜处、水务处等处室名。 11、涉及副职、代职等职务,副字和代字都不能省略掉。比如,云间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美丽,不能漏写成“云间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美丽”;市一医院副院长赵狄云,不能漏写成“市一医院院长赵狄云”。 12、和职称涉及的“助理”在前不同,领导职务中的“助理”二字,一般放在职务之后。比如,市长助理万杰出,不说“助理市长万杰出”。 欢迎各位粉丝在评论区互动,留言你所认为的不规范称谓。 授权转载:“过鸿”公众号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