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写作 >> 写作范文 >> 湖北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以“高质量”澎湃“大流量”

湖北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以“高质量”澎湃“大流量”

2025年06月  作者:吴玉兰,王瑛琪  来源:新闻前哨公众号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湖北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以“高质量”澎湃“大流量”   导读   近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公示了专栏、国际传播、副刊等类别作品的初评结果。作为国内新闻领域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既是对媒体工作 ...
内容:

湖北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以“高质量”澎湃“大流量”

 

  导读

  近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公示了专栏、国际传播、副刊等类别作品的初评结果。作为国内新闻领域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既是对媒体工作的肯定,又在实质上推动新闻媒体践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本文通过评析湖北媒体在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中获奖的11件作品,总结其中亮点,以期给媒体新闻实践提供更多启发。

借新媒体扬主流媒体之帆

  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四级融合发展布局”,即以“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主体建设全新的媒体发展体系。

  2023年9月,湖北日报、远安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创作的新媒体典型报道《“板凳男孩”方宇翔:心有所向 无惧路长》打破了典型人物报道的纸媒优先模式,用10秒短视频开启了“板凳男孩”故事的传播之旅。

  这一报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省带县,各级媒体通力合作,全面开放新闻采编、制作和发布等全流程环节,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入基层采集报道,有效传播了基层声音。

  该专题报道以短视频、中长视频、直播、H5、海报、通讯等形式,利用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渠道,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传播网络,实现了跨平台、跨地域、跨层次的立体传播效果,同时还实现了从“小屏”到“大屏”、从新媒体到传统媒体的无缝转换和协同传播,通过发挥各种媒体平台的优势,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合力,不仅打通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为构建完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有益探索。

以融合报道澎湃大流量

  融合报道是一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方式,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近年来省级主流媒体就是通过多种创新手段,实现了内容、技术、平台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2023年9月18日,第十七届湖北·武汉台湾周重启,武汉与台北之间的直飞航班复航,湖北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记者第一时间赶赴机场采访拍摄,推出创意融合报道类产品《送你一张机票!》,创意巧妙、独树一帜。

  “湖北”“台湾”的汉字笔画均为17画,与第17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中的“17”正好契合,由此设计了17张精美的创意互动海报,并配以诗意文案;复航机票融合了湖北和台湾的自然风光、美食、人文等元素,体现跨越山海、双向奔赴;机票座位号设计为99A,寓意长长久久、永永远远;条形码数字设计为520520520,谐音“我爱你”,通过创意遥相呼应,拉近了两岸的距离,更拉近了民心的距离。

  报道通过创意互动海报、网友评论和媒体转发,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推动了两岸交流,体现了融合报道在跨区域文化传播中的独特魅力和积极影响。

  长江日报推出的短视频新闻专栏(新媒体)《第一眼》,充分发挥了机构媒体优势,以“本色无痕,温暖动人”为栏目宗旨,联动城市公共服务单位,发动市民拍摄,整合视频资源,挖掘凡人义举的温暖瞬间,用生动“小切口”讲述感人“大故事”,强化话题互动运营,通过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彰显出融合报道全时、互动、开放的特色,专栏还通过在微博开设话题、开展投票,在抖音置顶网民跟评,在视频号跟评区与网友强互动等方式,提升传播效果,让网民影响网民、让线上传播行为浸润线下社会行为。

以专业素养铸就优质新闻

  “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

  “脚力”是新闻报道的根基。湖北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在采写《“信义老农”陈廷海风雨践诺17年》这篇通讯时,展示出扎实的采访功底。报道团队在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进行了半年多的实地调研,记者住进陈廷海家中,体验他的日常生活,感受还债过程的艰辛,还走访邻近村庄,倾听他们对陈廷海的评价。为了全面准确地还原这17年的还债历程,报道团队还采访了20多名村民,从多个角度记录了这个感人故事。

 

  优质报道离不开“眼力”导航。记者的“眼力”不仅要求对新闻线索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更需要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深入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消息(电视)《响应时间从数小时缩至8分钟 我国卫星遥感实现重大突破》中,记者敏锐捕捉到了李德仁院士提到的“出海护航”这一关键细节,将专业的卫星遥感技术与科研人员的责任担当有机结合,既让复杂的科技成果变得通俗易懂,又弘扬了科研工作者可敬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新闻报道的深度与温度。

  “脑力”“笔力”是关键要素。记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写作功底,还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深度分析。通讯(报纸)《苍穹之上,点亮“东方慧眼”》的记者投入半年时间,深入研究测绘遥感领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前沿,积累了数十万字的专业资料。

  报道过程中,记者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深入探讨了测绘遥感技术与国家战略发展的内在联系,阐释了遥感领域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并将技术进步与民族复兴的宏大主题相结合,通过对李德仁院士的深度访谈,用一段段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展现出科学家们拳拳报国的家国情怀、矢志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甘为人梯的文化传承,使报道成为一篇彰显科学家精神的深度之作。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舆论引导不仅要关注短期效果,还要注重长期效果的构建。

  湖北媒体在本届中国新闻奖中获奖的11件作品犹如时代的记录者和引领者,在实现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新闻报道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紧跟国家政策与时代议题

  当今世界,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航天技术作为高科技的代表之一,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也是中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部分。

  《苍穹之上,点亮 “东方慧眼”》和《响应时间从数小时缩至8分钟 我国卫星遥感实现重大突破》两篇报道紧密围绕航天强国建设这一核心政策方向,有力回应了新时代对我国在航天航空等高技术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期待。

  通过这些报道,公众可以切实感受到国家科技水平的飞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航天科技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纽带,有助于营造重视科学、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同时,这些成果展现出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航天事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钢铁行业由于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在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推动下面临着转型压力。《“争气钢”这样炼成》报道了新中国首条冷轧硅钢生产线通过拆除重建,升级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取向硅钢制造基地的历程,展现了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价值、优化结构的实践探索。这一转变体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积极应对气候挑战、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担当。这种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进步也彰显了钢铁行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激发了民众对科技进步的自豪感,增强了行业从业者的信心和决心。

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信义老农”陈廷海风雨践诺17年》展现了朴实农民陈廷海履行诺言17年的感人故事,他面临巨额债务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持还债17年,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信”与“义”的精神内核。更令人感动的是,210户村民不逼债且倾力相助,打破了现代人际交往的冷漠藩篱;政府及时帮扶,尽显基层治理人文关怀,二者合力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受助与助人的循环往复,使感恩之心如星星之火燎原于人际,使社区乡村爱意流淌,化解了潜在矛盾,增进了邻里和谐。

  陈廷海的事迹不仅传承了“信”“义”美德,赓续民族精神血脉,也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故事激励人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以道德为指引,以诚信为基石,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传承传统文化根脉

  长江作为华夏文明的血脉,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如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湖湘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三周年之际,新闻直播(广播)《大江奔流,千年回响——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交通广播探源长江文明特别直播》的推出,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长江文化保护的重视,也唤起了大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支持。直播还充分展现了长江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有助于阐发长江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赓续长江千年文脉。

关注社会重要变革

  纪录片《“郧县人”3号》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打开了一扇通往百万年前的时光之门,让观众看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头骨化石真实面貌。纪录片将地方风土人情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当地流传的民俗与传说在“郧县人”的考古探索中找到了历史依据,增强了地域文化认同感。该纪录片还展示了高精度CT扫描用于研究化石内部结构、3D建模重现郧县人面貌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考古方法的局限,颠覆了传统手铲挖掘、肉眼观测的刻板印象,体现了科技发展为传统学科带来的深刻变革。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第34届中国新闻奖湖北媒体获奖作品呈现出多重亮点,这些优秀报道不仅是湖北媒体人的骄傲,更应成为新闻媒体行业的标杆和示范,激励媒体机构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激励新闻记者坚持践行“四力”要求,实现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

  (作者吴玉兰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瑛琪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5年5月(上),原标题《讲好湖北故事的“高质量”与“大流量”——第34届中国新闻奖湖北媒体获奖作品评析》。引用请参考原文。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湖北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以“高
· 新华日报3-4月编校差错摘录
· 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获奖作品新闻标题探
· “××周年”类主题报道,如何找到好角度
· 8000字的深度报道,为何打动读者?
· 新闻和公文中数字的使用规则
· 政治文章写作陷阱揭秘:这些表述暂时别用
· 消息要不要“尾巴” | 消息采写之结构
· “标题党”,悄悄蒙上了谁的眼?
· 跟着人民日报积累实用高级词汇,写作一定
· 新华日报1-2月编校差错摘录
· 一篇老典型报道,如何获得中国新闻奖?

推荐 . . .

因热爱而坚守——记清官杨继宗故里女讲解员杨柳平
因热爱而坚守——记清官杨继宗故里女讲解员杨柳平
新闻采写摄影与新媒体运用高研班在南昌圆满结束
新闻采写摄影与新媒体运用高研班在南昌圆满结束
招生|主题教育宣传调研报告写作技巧与宣传干部媒介素养高研班
焦点 招生|主题教育宣传调研报告写作技巧与宣传干部媒介素养高研班

相关 . . .

· 新闻写作|新闻稿件结构之《华尔街日报》
· 人民日报最新获奖新闻标题赏析
· 如何确定新闻采访选题
· 有关写新闻报道范例十篇
· 电话采访如何进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单位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新闻稿怎么写?
· 新闻写作中的硬新闻与软新闻
· 刘国昌:新闻消息写作一二三
· 范敬宜:解放思想 开阔视野 发现评论人才
· 焦点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定评的报纸版面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