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短视频 >> 短视频资讯 >> 4秒涨粉千万!当北大“韦神”遇上短视频,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4秒涨粉千万!当北大“韦神”遇上短视频,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2025年06月  作者:乐祺  来源:胡师姐新传考研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4秒涨粉千万!当北大“韦神”遇上短视频,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6月5日晚,北京大学的韦东奕老师开通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和网友打招呼,吸引粉丝无数。截至6月7日凌晨,韦东奕账号粉丝已突破100 ...
内容:

4秒涨粉千万!当北大“韦神”遇上短视频,我们究竟在围观什么?

 

  6月5日晚,北京大学的韦东奕老师开通个人社交平台账号,发布视频和网友打招呼,吸引粉丝无数。截至6月7日凌晨,韦东奕账号粉丝已突破1000万。目前,该账号仅有1条4秒的出镜视频,是韦东奕的自我介绍,只有短短3句话,“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

图源网络

  一条4秒的自我介绍,48小时粉丝破千万。北京大学数学天才韦东奕的突然"出圈",创造了学术圈前所未有的流量神话。这位曾因"馒头+矿泉水"形象被封神的青年学者,仅仅说了句"大家好,我叫韦东奕",就引发全网狂欢。

  这场现象级的围观,远不止是一场简单的"追星"。在热搜与话题的背后,折射出这个时代对高学历群体的集体想象、对知识偶像的迫切渴求,以及流量与学术碰撞产生的深层矛盾。

 

  一、"扫地僧"or"正常人"?

  我们为何对学霸有这么多想象

  韦东奕的走红,完美复刻了公众对"学术天才"的刻板模板:朴素的穿着、简单的饮食、专注的神情。这种形象如此符合大众期待,以至于当他出现在短视频平台时,评论区满是"果然还是那个韦神""这才是真正的学者"的赞叹。

  这种关注背后,是公众对高学历群体的刻板化认知:一方面,人们期待学者符合“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形象;另一方面,当韦东奕真正走入社交媒体,又引发了某种认知冲突——“原来他也会玩短视频?”这种矛盾心理,恰恰反映了大众对学术圈既仰望又好奇的复杂心态。

  事实上,高学历群体并非“与世隔绝”,但公众往往将其神秘化,甚至符号化。韦东奕的短暂露面,满足了部分人的“窥探欲”,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学者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公众认为科学家应该"专注科研,远离社交网络"。但当真正的学者走进大众视野时,我们又忍不住围观、解读、甚至"造神"。这种对高学历群体的"符号化"认知,让每个走向台前的学者都不得不面对公众的审视与期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韦东奕在视频中面带微笑时,上排门牙几乎脱落过半的细节引发了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留言关心:"韦神的牙齿怎么了?要注意健康啊!"对此,其家属回应称,韦东奕长期受牙周炎困扰,曾多次就医治疗,仍需进一步检查。这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意外成为关注焦点,恰恰反映了公众对学者群体的全方位关注——人们不仅崇拜他们的学术成就,也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这种自发的关怀,让高高在上的"学术大神"形象变得更加真实、立体,也展现了当代社会对人才更加人性化的认知方式。从对学术成就的仰望到对个人健康的关心,这种转变让知识偶像的塑造更加完整,也让学术传播更具温度。

  二

  学术偶像的塑造:从爱因斯坦到“韦神”,

  我们为何需要网红学者?

  韦东奕的爆红并非孤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走进公众视野:罗翔用幽默犀利的法律课征服B站,陈铭以“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成为辩论明星,戴建业教授凭借“魔性古诗解读”圈粉无数……这些“网红学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学术偶像的遥远感,让知识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大众。

  与过去只能从课本上了解爱因斯坦、华罗庚不同,如今的年轻人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直接与学者互动。这种变化意义深远——它让学术不再高不可攀,而是变得可亲近、可讨论。在韦东奕的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蹭蹭学神灵气”“希望孩子能爱上数学”,俨然将他的账号变成“许愿池”。这种现象表明,社会对知识的崇拜并未消退,只是表达方式变得更加直接。塑造学术偶像,本质上是让知识回归大众视野。当科学家、学者成为年轻人愿意追随的对象,而非仅仅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名字,整个社会的求知氛围也会随之改变。

图源网络

  三

  当流量遇上学术:

  狂欢之后,我们该警惕什么?

  尽管学者网红化有其积极意义,但过度曝光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流量世界讲究“短平快”,而学术研究需要“慢思考”,二者存在天然矛盾。此前,已有学者因被断章取义而陷入舆论风波,甚至影响科研工作。

  韦东奕的家人明确表示“不考虑直播”,正是出于对舆论风险的警惕。学术传播可以接地气,但不能被娱乐化消解;学者可以走近公众,但不该被流量绑架。如何在知识传播与个人隐私、学术严肃性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位“网红学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结语:我们需要的不是“神化”,而是真实的学术榜样

  韦东奕的爆红,既是对知识的礼赞,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焦虑——我们太渴望值得仰望的偶像。但真正的学术传播,不该是造神运动,而该让学者以真实的样子被看见:可以专注研究,也可以偶尔发发视频;可以是天才,也可以是个普通人。

  当更多“韦东奕”愿意走向台前,当公众能以平常心看待学者而非神化他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健康的知识崇拜——不是对“神”的迷信,而是对智慧与努力的真诚致敬。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4秒涨粉千万!当北大“韦神”遇上短视频
· 刹住校园短视频“泛娱乐”之风
· 有些网红博主为流量“铤而走险”
· 警惕变了味的“正能量短视频”
· “短视频碰瓷”何时休?
· 中国短视频国际传播报告(2024)
·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进一步加大微短剧等网
· “全红婵带货蜂蜜”,这些短视频是怎么发
· 咋叙事,短视频新闻传播更好?
· 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新闻,非要做成短视频吗
· 上线短剧频道,澎湃新闻 “+” 了什么
· 零基础月入过万,平台不能给短剧推广骗局

推荐 . . .

中国短视频国际传播报告(2024)
中国短视频国际传播报告(2024)
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新闻,非要做成短视频吗?
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新闻,非要做成短视频吗?
陈晓东: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陈晓东: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相关 . . .

· 央视阿丘回应观众质疑:我是外行,但不是
· 王 阳: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
· 东方卫视《急诊室故事》用心良苦,都是为
· "金话筒"终评获奖名单公示 张宏民张泉灵
· 四川广电局主要领导调整 赵勇任局长党组
· 崔 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教研室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主持人大赛要来了
· 贾木许、阿莫多瓦等国际名导戛纳上演对手
·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台标正式启用,BTV成为
·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博士生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