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今天读来依旧心潮澎湃2025年07月 作者: 来源:中国记协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这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今天读来依旧心潮澎湃
“1997年7月1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中华民 ... 内容:
这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论,今天读来依旧心潮澎湃 “1997年7月1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 这段铿锵有力的文字,出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人民日报社评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如今再读,依旧心潮澎湃。 专家对作品是这样评价的:文章的整体风格磅礴大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争取香港回归后的豪情万丈,激发了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我们知道,主题越大,越不容易表现。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把重大主题具象化,每段每句都紧扣一个“大”字来展现。 首先,“大”体现在“大事有大气”。既要概述百年来的历史风云,又要准确阐述“一国两制”基本国策,还要阐述回归的重大意义。作者将“中华民族”和“百年盛事”这两个重量级的词放在了一起,既体现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旨,又凸显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 其次,“大”体现在“大事有大局”。文中,“为了这一天”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宣布回归、回归历程、顺利回归、势必统一四个层面展开论述,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既回顾历史又阐述政策,既抒发感情又条理清晰。叹百年民族兴衰,抒振兴家国豪情,洗雪国耻、扬眉吐气! 另外,“大”还体现在“大事有大情”。作品情感充沛,寓理于形,以“钟声”开篇,一个“聆听”,让中华儿女对香港回归这件百年盛事有了具体感受,文章也由此有了血肉。全文多处使用短句,节奏明快、气势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香港回归,百年盛事,普天同庆,举国欢腾”等等,句短意深、势大力沉。 专家说,按说这样重大的主题,社论的文字长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篇作品做到了简洁精辟、内容扎实。这也是它的创新所在。 大气、大局、大情汇聚成磅礴之势,这不仅是主权回归的宣言,更揭示了这样的历史逻辑: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是人民尊严的根基;人民的奋斗与团结,是复兴伟业的动力。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